第1917页

就自己所知,多尔衮回答。

听到海参崴没有兵,只是一个百十个女真野人聚集的小渔村,张煌言微微点头,目光沉思。

……

第二日,队伍忽然改变行进的方向,往海参崴而去,历经一个月,开辟道路,跋涉五六百里之后,他们终于是来到了海边的一处小渔村。自从努尔哈赤建政以来,就一直在征服、收拢女真野人,海参崴距离沈阳将近两千里,原本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但为了扩充实力,建虏兵马曾经数次出现在这里,大部分的野女真都被建虏消灭或者是带走,现在留在这里的已经不多了,听闻又有兵马出现,野女真吓的又都逃跑的,映入张煌言、吴三桂和马科眼中的,只是几十间的茅草屋和海岸边,带不走的几艘破船。

“陛下说,会有海船到海参崴,不知道到了没有?”吴三桂道。

“不管到没有到,照陛下的旨意,你我得控制此处,修建码头,未来朝廷还要在这里修建城池,构筑堡垒。”张煌言道。

“我真是不明白了……”前后左右望了望,马科摇头:“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既不是要冲,也不是险峻,有修城的必要吗?要防谁呢?陛下为什么这么看重?”

“天心高远,必有深意!”张煌言道。

吴三桂也重重点头。

经过这许多战事,吴三桂对当今隆武陛下,那是彻底的钦佩加敬服,即便被驱使这么远,他也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他心里知道,陛下这么做,一定是有深意的,如果他做不好,必被责罚。

另外,朝廷如此痛快的答应建虏投降,也让他有点后悔,早知道,当日他就和张煌言一起联名了,不但能在历史上留名,而且能取得张煌言的好感。

……

听到三人的对话,多尔衮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是隆武的旨意。

但他依然不明白,海参崴有什么重要,以致于明军要在这里筑城?

“快看!海面上有船~~~”

在海参崴停留了十几日,吴三桂马科派出人马,收拢周边的野女真,投降的,纳之,不投降的,一律诛杀,同时的,命令随军将士和建虏俘虏,在海岸边修建简易码头,很明显的是要迎接海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