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终究是老了……”
“陛下的雄才伟略,臣实在是不懂了,臣愿以辞官以谢之……”
李绂的脸上带着几分迷茫,终究是磕下了头,他心里一直都有他自己的坚持,倘若不是如此,当年的李绂也不可能被康熙从御书房贬到永定河去做一个河工,更不会加入到复汉军当中来。
站在前方的次辅崔万采站了出来,脸上带着几分焦虑之色,低声道:“陛下,李大人也不过只是一时糊涂而已……即便有所不通,可岂能轻易辞去宪台?还请陛下深思。”
严格来说,这番话应该由首辅宁忠景来说,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倘若真的是首辅开口,恐怕约会引起皇帝心里的猜忌,因此崔万采亦是被逼无奈,他绝不能眼看着李绂就这样辞官而去,否则士林将会彻底与朝廷离心。
宁渝紧紧抿着嘴,有心就此放李绂回归田园,可是心里也知道,倘若李绂一走,将来制衡工商的力量会大大缺位,像吕毅中、严鸿逵这些人,并不能撑起这一派的势力,这不符合宁渝原本的想法。
只是李绂所表现的态度过于决然,却是让宁渝有些骑虎难下,终于过了半晌才苦笑道:“先生,如今大业尚未一统,难道先生就要弃朕而去吗?”
当李绂听到宁渝的这番话后,却是心里一颤,他当然还记得在南昌的时候,在东进都督府的时候,每日里与宁渝谈论天下大势的情形……在李绂的心里,他何尝不是将宁渝当成了自己的半个学生?
“陛下,老臣……老臣自然不敢辜负陛下的厚望。”
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击开始
尽管李绂被宁渝给挽留了下来,可是如今面临的困境依然没有改变,只是此时的李绂也知道宁渝的坚持,也就不再谈要废科举之事,仅仅希望宁渝能够对士林网开一面,不要做的太过于绝情。
“陛下,臣以为,若是丝毫不顾士子的想法……怕是也会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于朝廷一统大业终究不利。不如放出声去,明年加考一门恩科,就以八股内容为主,至于新式科举照理进行,不过其录取名额放出一部分给旧科,以安抚士子之心,岂不两全其美?”
教育部尚书宁忠权给出了建议,表面看上去似乎好像也还行,不少大臣对此也是点头表示认可,如果都能退一步,想来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宁渝眉头微微皱起,轻声道:“若是要给士子们一条出路,倒也不难,可是不能在科举上动脑筋,否则眼下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眼看着宁渝再次否定了大臣的建议,首辅宁忠景觉得自己得说话了,他委婉的劝道:“陛下,八股取士虽然弊处甚多,可是毕竟只授予秀才而已,可以将其分配至云南等地,以进行孔孟教化之道,或许也能起到几分作用。”
听到宁忠景这么说,宁渝却是眼前一亮,这个想法似乎还不错,尽管八股文章毫无作用,可是用来教化边地却是一大利器,倘若将来派遣儒家士子前往云南、西藏、新疆乃至于将来的缅甸、安南等地,倒是一招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