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页

贾平安这话揭开了所谓的圣人面纱,那些人不禁大怒,有人喝道:“若是人人趋利,大唐如何?”

这个问题问得好!

你新学都是实用之学,可个人修养还要不要了?

一味教导实用之学,疏忽了学生的德育,你这个新学算什么?

大伙儿都觉得贾平安坐蜡了。

可他却微微一笑,“儒学一直在教授。”

妙啊!

韩玮赞道:“武阳伯此言甚是,我算学每日的儒学教授从不会缺。”

那些人傻眼了。

有人脱口而出道:“你不排斥儒学?”

一群傻蛋!

贾平安反问道:“某本就学过儒学,为何要排斥儒学?就算某教授新学,可某为何要排斥儒学?非此即彼本就不是做学问的态度。非我即敌,这不是学问,而是利益之争!”

“他竟然不排斥儒学?”

一群人茫然看着贾平安。

在儒学的发展历史上,之前一直是百家争鸣,直至董仲舒迎合帝王弄了一套理论,随后儒学就成了显学。若是如此也就罢了,可为了让这套理论人人皆知,人人学习,利于帝王的统治,儒家和帝王联手压制了其它学说。

这便是独尊儒学的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