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8页

李博乂想叫小祖宗,“小子,那些百姓也会琢磨……长安和这里不同,长安好歹天子脚下,挣钱的法子多,百姓眼界也开阔。可这等地方百姓蒙昧,什么都不懂,你说新学什么好,他们只问一句:新学可比儒学好学?新学可比儒学好考?新学科举过关的人数可比儒学的多?”

灵魂三连!

李博乂摸摸胡须,觉得自己的命好苦,早知道就该辞官回家享受醇酒美人,“老夫问了都不敢信,就说联旗村的,报名的有多少你可知晓?三十!一半是鼻涕娃。那些人家说了,娃大些就能帮家中干活,每日放牛,或是养些鸭子也好啊!”

贾平安想到了后世的高考移民。

哪个地方好考就去哪个地方。

至于报名的不多……后世普及教育时,无数人家不肯让孩子去读书,说在家里能帮忙干活。读书读来何用?读到牛皮炎里去了。

后来甚至为此修订的律法,确保适龄儿童必须入学,可依旧有不去的。

那还是科技昌明的后世,何况如今的大唐。

李博乂觉得这是一次绝望的出差,“咱们该如何?老夫先前去劝一户人家让孩子读书,吃了闭门羹,老夫……哎!”

包东进来,“国公,县学的助教发话了,说是今年会多招些学生。那三家私办学堂也叫人传话,有人出钱补贴,但凡出色的学生都能去试试。”

李博乂悲鸣一声,“老夫休矣!”

贾平安起身。

“你去哪?”李博乂此刻已经是没招了,就指望着贾师傅活。

贾平安边走边说道:“我去试试。”

李博乂抬头,“没办法啊!”

贾平安说道:“总得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