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1页

有人在干咳,皇帝大怒,可一看却是心腹许敬宗。

老许在提醒贾平安:小子,悠着点,学李义府就是了。

连李勣都看了贾平安一眼。

皇后微微抬头,按理现在她该垂帘……也就是坐在帘子后面,可架不住皇帝说这是掩耳盗铃,加之大唐上层的男女之防没那么重,所以如今还能堂而皇之的坐在后面。

李弘看着舅舅,心想这事儿该如何说?

“陛下,靠人是靠不住的。”

贾平安一开口就放炮,就在李治微微变色时说道:“想维系官吏的清廉或是可靠,靠自觉和节操靠不住。”

皇帝冷着脸,“这天下的官吏都不妥?”

“不说不妥吧。”贾平安实话实说,“大唐开国还不久,官场这个大染缸臭味还不浓烈。可天下官吏手中都有权力,而这些权力随时都能生钱,陛下,指望人看着钱不动心是不可能!万万不能!”

贾平安觉得这等想法太天真,“这里有一条线,刚开国时官吏还算是清廉,时日越长,贪官污吏就越多……罕有例外。”

李义府忍不住反唇相讥,“大唐立国也差不多五十年了吧,如今大唐官吏就不错。”

“五十年很长吗?”

贾平安反问道:“李相在吏部可知晓每年处置了多少官吏?是越来越多还是如何?每年多多少……”

呃!

李义府卡壳了。

随即他寻到了解释,“此等事谁会去计算?”

贾平安笑了笑,“新学就会,在户部和工部,新学出身的官吏都会用数据来对比。譬如说户口,每年做一个数据,随后和上一年相比就知晓收支的变化。譬如说工部,每年征召了多少民夫?动用了多少工匠,花费了多少钱粮……这些数据一出来,就能作为朝堂决策的依据。做决策……还是不要拍脑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