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8页

李元婴点头认可这个说法,“陛下是从权臣手中一步步夺回的权力,威望太高。”

后来的史家喜欢贬低李治,特别是大宋的史家,老欧阳说李治好色,流毒天下。而司马光直接说李治昏懦,一句话,李治大抵能在昏君榜单上排名前三。

但事实上大宋修史书很不要脸,个人偏向占据上风。

譬如说高阳和辩机的事儿就是杜撰,司马光不喜佛家,于是便编撰了这等狗屁事儿来忽悠人,以此来打击佛家的名声。至于高阳……历史不是人写的吗?老夫编撰一下就是了,难道她还能从地底下钻出来寻老夫算账?

无论是武后的牝鸡司晨,还是大唐佛教大兴,都在大宋成为了历史映照。而要想解决大宋的问题,以史讽今就成了欧阳修和司马光最锋锐的武器。

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这便是大宋编撰唐史时抹黑的动机。

但当你忽略那些编撰的和三流言情小说差不多的内容,认真去看史书中的事件时,才能感受到李治的强大。

一个小透明成为太子,有人说是运气。可李治若非有让先帝为之动心的素质,如何能做太子?

登基后面对着权臣的压制,他一步步的把局势捞回来,期间各种手段让人回想起来赞不绝口。

对外不断打击敌人,对内把纵横华夏数百年的关陇门阀给干倒了,仅凭着这两个,李治就能标榜千古!

而后他不断压制世家门阀,若非是疾病缠身,这位帝王还不止于此。

没有他和武后的连续努力,所谓的开元盛世哪来的?

贾平安进宫。

“此事有些麻烦。”

短短一日没见,李弘就看着成熟了许多。

“你想怎么做?”

贾平安从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