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淡笑道:“我觉得好与不好,不是自己能够决定得,而是在于别人对你的价值评估,如果你身为首辅,纵使你想,你也不可能住在那农院里面。”
徐光启思忖少许,道:“阁下这么一说,在下倒也非常好奇,在下不过是一个穷书生,不知阁下凭何给予我这么好的待遇?”
郭淡道:“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有关农业方面的人才,也因此接触过不少的读书人,但大多数人都只会夸夸其谈,张口仁政,闭口礼法,但是他们也不想想,古往今来,很多明君都是以仁政治国,然而,一旦出现天灾,同样也会有大量的百姓饿死,哪怕是暴君也杀不了这么多人。
我觉得仁政只能建立在物资充裕之上,仁政只是一种合理的分配,以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而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技术,我不知道你的办法是否能够成功,但是你提供给我的是技术,而不是在我面前背诵小孩都知道的论语,目前为止,论语已经浪费我很多时间。
所以,你受之有愧,我是能够理解的,毕竟我给你这么好的待遇,都是建立在别人衬托之下,你还并未取得任何成功,也未证明过自己,你应该要感谢他们,而不是我。”
言下之意,我只是矮个子里面选高的。
徐光启毕竟是一个读书人,可是接受不了这种说法,道:“其实他们说得也并未错……”
“但他们找错了诉说的对象。”
郭淡笑着打断了他的话。
徐光启稍稍一愣,然后点点头,虽然郭淡一直是笑着在说,语调也非常轻松,但是却给他一种压迫感,仿佛是在跟一位官员在交谈,要知道郭淡比他还小几岁。
郭淡又问道:“对你而言呢?”
“啊?”
徐光启微微一怔,又疑惑的看着郭淡。
郭淡道:“你觉得你是否找对了人?”
徐光启思忖一会儿,道:“实不相瞒,我来此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正好在试种那甘薯的种子,所以我就想……”
说到这里,他似乎有些羞于启齿。
郭淡帮着他说道:“于是你寻思着,拿着种子来这里,一来,可以继续试种,二来,还有可能拿到丰厚的酬劳,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