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可算是回过神来,他们开始以潞王为目标,上奏万历。
纷纷抨击潞王。
这潞王可真是越来越不像话,普通百姓都知道这家丑不外扬。
况且是皇家的家事,关键这又不是什么好事,公主投河自尽,你们皇家很光荣吗?
怎能拿到报刊上去说,如今好了,百姓都在议论,皇家是颜面扫地。
而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维护皇家的颜面,而是想以此为借口,逼着皇帝出面。
出了这么大的事,你皇帝总得给我们一个说法,不然的话,我们回城之后,该怎么跟大家说呀!
万历心里也明白,于是他在皇家马场召开第一次朝会,就在后门的弧形楼梯上。
“朕来到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希望好好休息一下。其二,处理一些事务。但是朕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天上来得奏章,全都是关于潞王和永宁公主的事。”
万历面无表情地从桌上拿起一沓奏章扔到大臣们的脚下。
“陛下。”
李植立刻站出来,道:“如今整个京畿地百姓都在议论永宁公主,而原因就在于潞王在民生报上刊登了一片文章,皇家私事,怎能拿到民间去说,这有违宫廷制度,臣等不能坐视不管。”
“不错,潞王此举的确有违宫廷制度。”
万历点点头,缓缓站起身来,绕过上桌,缓缓走到台阶前,话锋一转:“但是朕并没有怪他,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他说出了朕心里想说,却又不能说得话,也不瞒你们,朕心里其实是非常感激他。”
说到这里,他恼怒的瞪了大臣们一眼,道:“当初因为冯保欺上瞒下,害得永宁公主刚刚成婚不久,就得守寡,你们当时谁有为永宁公主说上一句话啊?
几日前,这意外刚刚发生时,你们议论的是什么?不是关心永宁公主的安危,也不是想着为皇家遮掩此事,议论最多的却是郭淡。
如果潞王不去刊登那篇文章,这事究竟会传成什么样,朕是真不敢想象,如今外面可都有不少流言蜚语,而你们奏章,却对此只字不提,你们不为皇室着想,都还不准皇家中人为自己着想,古往今来可能都没有比你们更加霸道得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