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页

至于煤票的事情,在三人看来,反倒容易理解多了。

赵昊准备从下半年起,在所有销售终端推行钱货分离——消费者必须先购买煤票,然后用煤票换取相应数量的煤藕。

十年前,在苏州一带就已经流行提货券了。这股风也多多少少吹到了京城,所以大伙儿都不陌生。

而且以三人的商业头脑,也能看出这样做的好处来。

首先,煤藕还没卖出去,钱款先回来了。这样将大大减少困扰公司的赊账问题。

再者,煤藕多占地方?老百姓一次最多买不了一两百个。

但一万个煤藕的煤票,也不过是厚厚一摞纸片而已。所以很容易通过促销手段,让老百姓一次买更多的煤票。这样非但能拉高公司业绩,还能再次将本就不多的竞争者,挤出煤藕市场。

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讲出煤票的诸般好处。赵昊不由惊叹于大明商业之高度发达。

但三人并不知道,这张小小的煤票,寄托了赵公子多大的野心。

怕说出来吓到他们,所以赵昊就先不把话说透了……

……

下午时,赵昊又见了几拨人,聊得嗓子都冒了烟。

他喝一口巧巧端来的枇杷膏,哑着嗓子问马秘书道:“还有几位?”

“最后一位了。”马湘兰心疼地说道:“非得亲自见吗?”

“人家等了一天了,还是见见吧。”赵昊朝马湘兰笑笑道:“就简单说两句。”

“嗯。”马湘兰才点点头,出去给他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