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跟船一个半月了,总不能无所事事,他除了培训警务干部,帮大侄子出谋划策之外,还干了一件正事儿,就是为传令官们培训了旗语。不会打旗语,怎么好意思叫旗舰?
其实旗语不难学,难的是教会他们拼音。出于不愿自我矮化的狭隘民族主义心里,赵公子教他们的是汉字注音符号,而不是拉丁字母……
反正两者基本可以互相转换,而且根据台湾地区的经验是一年级小学生,学习十周就可以掌握这玩意儿。所以赵公子决定从明年开始,在江南教育集团的小学中,也推广这一套汉字注音方案。
好在传令官都是聪明伶俐之辈,再说拼音也不算太难学,一个月下来也就都能熟练掌握了。
于是相邻的战船上,传令官们都从旗舰传令官不断变换的旗语中,读出了这样的信息:
“炮……手……们,小……日……本看扁你们了!”
炮手们登时面红耳赤,再开每一炮都慎之又慎,拿出了最高的水平!
第五十八章 李华梅行动之计划通
王如龙的激将法果然奏效,炮手们这下全都谨慎起来。一个个趴在炮尾巴上,睁一眼闭眼贴住照门,让照门与炮口上的缺口准星和远处的目标三点一线。
火炮的直射瞄准跟火枪射击技术大同小异,通常熟练的炮手在陆地上射击训练时,一公里内可以十射九中。但到了海上,战船摇晃敌船也移动,命中率直接就掉到惨不忍睹的程度。
王如龙为此十分恼火,让褚六响这种神炮手传授经验,他也说不明白。倒不是褚六响敝帚自珍,而是他确实也不知道,自己为嘛打得那么准……炮王心说,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直到平托上校成了平先生,才为海警们解开了这个疑惑。因为对战舰命中率影响最大的是横摇,炮管会随着海浪上下摇晃,抬高了就打飞,落低了就入海。所以要在炮管指向水平方向时开炮。
褚六响属于老天爷赏饭吃,靠直觉就能找到水平面的那种天生的炮手。但大部分没这个天赋的炮手也不用着急,平托上校教他们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将铅坠吊在线上悬空,线会一直垂直于水平面,所以当甲板与线也垂直时,则甲板正好在水平面上。
这方法虽然不算准确,但胜在简单易学。炮手们在反复练习后,靠铅坠的角度变化配合引线的燃烧速度,就可以大幅提高命中率——虽然打移动靶的命中率依然感人,但打固定靶的话,差不能从十中一,提高到十中三四的程度。
像这种敌船几乎静止不动的情况,基本上可以打出固定靶的命中率来。
于是,战斗便在开始不久,变味成为射击训练,枪炮长们甚至拿起了纸和笔,当场进行打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