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页

然后戚继光从怀里掏出了珍贵的黄铜壳双筒望远镜。

目前他手下的工匠已经可以仿造单筒望远镜了,但数量有限,质量也不过关。依然远远赶不上赵昊送给他那批。至于双筒望远镜,到现在还是一具也造不出来,更别说这种清亮的高倍数望远镜了。

凛冽的寒风吹得气球摇晃的厉害,戚继光费了好大劲才稳住身形,用望远镜向北眺望。

只见大地一片萧索,山川河流变成了一个个图案,与他脑海中的地图一一对应。寻索良久,他终于在正北方看到了腾起的烟尘,顺着烟尘往下看去,隐约能瞧见沿着豹河有一条黑线在极其缓慢的向南移动着。

他知道那就是鞑子的队伍了,应该是还有两天的路程才能到这里。

戚继光又移动望远镜继续观察,但在鞑子可能入侵的其它几条路线上,都没再发现大部队的踪迹。

当热气球不再上升时,他甚至能看到两百多里外的山海关和大海了,却依然没有再看到新的敌人。

戚继光放下心来,看来正如自己猜测的那样,这次鞑子不会分兵,兀良哈各部合兵一处,朝着喜峰口一带过来了。

这很容易理解,之前鞑子每每分兵,是因为边墙千疮百孔,可以随意来去自如,分兵可以提高抢劫效率。现在边墙坚固,守备森严了,当然要集中优势兵力,全力以赴凿开个口子,之后还得守住去路,再分兵不就太愚蠢了吗?

将望远镜小心收回怀中,戚继光俯身看着脚下的喜峰口一带,但他的目光没有放在关城上。关城有三重高墙,城墙高达两丈多,还有六座空心敌楼互为犄角,就是千军万马也攻不开,更别说蒙古人本就不以攻城见长了。

所以他估计,董狐狸会选择西峰口西侧的董家口、史家峪等几处隘口中的一处或几处突破。

那该如何排兵布阵,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无所不在的大帅

戚继光定下方略,各部便紧张的忙碌起来。关口边墙的守军将守城器械搬上城头,安装滚石檑木,做好临战准备。

出关作战的两万营兵则在胡守仁和戚继美的率领下,向西移动至三十里外的青山关,趁夜色出关。沿着东门沟到碾子峪一带埋伏起来。

待到一切准备停当,兀良哈部才到了三十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