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科学可以用同样的土地,种出至少多一倍的粮食来,多养活一倍的人口。而且这还只是开始,日后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产量还会不断提升。你说我有没有底气,说自己有办法让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有……”何心隐服气的点点头,他要是不服气,也不会拉下脸来求教。
“我不是说读书人不行,而是说读书人读的书不行。”见他服气了,赵公子也放缓语气道:“卓吾先生说孔孟学说只是一时所发之药石,并非‘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不能将其当做万古不易之教条,就非常的科学嘛。”
“哈哈哈,我算听懂了。”李贽忽然拍着大腿笑道:“你的意思是,读书人都要学科学,才能治理国家的姿势,走出治乱怪圈,让大明永远强大,直到天下大同,对吧!”
“所谓知己,莫过如此。”赵昊毫不脸红的点点头道:“百姓日用既是道,科学就是研究如何让百姓过的更好的一门学问。所以我们两家确实是同道中人,可以相濡以沫的。”
“先别说那么远。”何心隐一抬手,皱眉道:“让我捋捋先。赵公子的意思是,只有顺乎人性才能长久。所以读书人的责任,应该是去满足人的欲望,这样组织才能长久,国家才能强大,最终实现大同?”
“同时还要有道德为欲望设限,”赵昊沉声道:“不受道德约束的欲望是有毒的,最终会让国家变得邪恶,让人民是非不分,最终自取灭亡。”
顿一下,他眨眼笑道:“当然,这就是你们泰州学派的事情了。”
三人这才彻底明白,赵昊所言‘道德是社会的下限’是什么意思。无论儒道法都将道德视为社会的上限,所以一代代读书人才会反复求诸于道德。
但其实,那只是他们没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才通过用道德礼教来降低人们的欲望,来保持社会的稳定。这种削足适履的反向操作,当然最多只能维持社会的运转,无法为百姓带来美好的生活了。
何心隐的聚合堂虽然放松了名教伦理对族人的约束,但依然没有改变用限制人们欲望的方式,来维持体系运转。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笨蛋,问题是经济啊!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阳的成绩
为什么国家要发展经济,因为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问题。虽然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但发展产生的问题,只能在继续发展中才有解决的可能。
一个经济继续发展的国家,纵使问题多多,却可以不断解决问题。可一旦经济发展停步了,国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丧失了。在这种失败国家中,旧的问题无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出现,只能等待旧的政权和利益集团被推翻,通过使经济归零重新获得发展空间。
我华夏历代王朝为什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根本原因就是无法为经济做增量,只能在存量的范围内,不断的‘停滞——清零——停滞——清零’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