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牙人面前,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上的一票苏丹国,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只能老实听红毛野爹的话。
葡萄牙的商人在北大年设有商馆,舰队亦定期而至,将其作为重要的贸易中心,以及将影响力投射至中南半岛的跳板。他们又没有实力吞并北大年,于是维持现状,不要出乱子就成了最符合利益的选项。
赵昊倒是极有兴趣在北大年设立一个大泥水警区的。原因与占城类似。但兔子急了还咬人,目前不宜再刺激葡萄牙人,于是便暂且搁置此事。只按照协议,在此设立商馆,作为未来航线上的一个贸易点和补给站。
当然,赵昊的商馆都是有多重身份的,馆长和手下还要搜集情报,联络当地华人,以及……打造一个信鸽通信的中继站。
据史书记载,我国唐朝时往波斯和锡兰的商船上,便使用信鸽与国内联系。
此次远航的若干特等任务之一,便是建立起一条远洋信鸽通讯线路。所以每条船上都有鸽舍,在船出马六甲海峡后,每隔一天便向设在大泥国的这处中继站放飞五只信鸽。
商馆负责信鸽的工作人员,通过信鸽抵达的时间和数量,来确定信鸽通信极限在哪里,从而确定下一处中继站的合适位置。这样一步一步向西推去,最终建成一条纵贯西洋的快速通信线路。
这方法不知要耗费多少银子,牺牲多少信鸽,但是值得。一旦建成,将是无价之宝!
第五章 张鉴式蒸汽机
等赵昊收到张筱菁的远洋来信时,已经是万历元年的腊月初十了。
彼时他正在站在湖州府长兴县,与徽州府广德州交界处的牛头山上,俯瞰着山谷中繁忙的矿区。
只见这里原先秀丽的田园风光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被煤炭染黑的大地。
黑乎乎的大地上,散落着若干个黑洞洞的煤窑。每个窑中都铺有铁轨,轨道自窑洞中蜿蜒而出,又如蜘蛛落网一般,在矿区中心汇合成两条长长的铁路,直通山谷之外。
煤矿工人们同样浑身乌黑,只有眼睛和牙齿是白的。他们在窑中凿出煤炭,装在手压式的矿车上,然后喊着号子运出煤窑,再给矿车套上骡马运出山谷去。原煤在数里外的码头上粗选之后,便装船运入太湖,通过四通八达的水道,运往江南各地。
随着人口不断涌入江南,柴草渐渐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现在烧煤藕比烧柴划算多了,各地居民用煤增长迅速,已经数倍于六年前了。
不过各县用煤的大头,还是农业制肥。在昆山农学院的指导下,各县农场都学会了如何配置和使用氮磷钾肥,长广煤矿挖多少煤都不够他们用的。就连西山岛上的煤矿也被迫营业,得等唐山煤海运南下后,才能重新关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