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0页

“此事可以从长计议,但眼下时机并不合适。”

“孩儿却觉得时不我待啊,岳父……”赵昊还想再劝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张居正却一摆手,不容置疑道:

“这些年你在海外可能不清楚,万历元年推行考成法到现在,吏治刚刚得到整顿,钱粮也有了一定积攒,边患也基本平定。正是一面继续与民休息,一面稳步做些大事的时候了——无论是反攻鞑靼、平定辽东、治黄、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还是土地清丈,哪怕平定缅甸的叛乱呢,都比开疆拓土重要的多!要先把大明的江山稳住,再说什么美洲、非洲之类!”

“如果这时候,贸然搞什么开疆拓土,而且还是几万里外的飞地,会让好容易才凝聚起的人心散掉的。要是万一不像你所说的那样简单,让朝廷陷入当年安南那样的泥潭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啊!”说着他轻叹一声道:

“总之,得先解决了这些攸关生死的问题,才能去幻想民富国强,称雄万里之类,明白了吗?”

第一百零二章 吾非相,见龟则喜

“是,攘外必先安内,岳父说的是至理。”赵昊点点头,还不死心地劝道:

“但岳父大人,时代变了。有些事情不一样了。从前,受限于技术原因,人们只能在陆地上活动,劳师远征,倾尽国力。但现在世界的航海技术,已经得到长足进步,大洋变通途,天涯若比邻。人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实现远征。欧洲人已经先行一步,满世界的殖民,凭借技术的代差,以极少的兵力,极低的成本,征服了广大的地区,撬动了极高的利益!而海外的收益又反哺他们国内进步神速,如果我们再不抓紧迎头赶上,就要彻底落后了。”

“而且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时不我待啊,岳父!”说到最后,赵公子都要喊起来了。

“这些年为父也仔细想过了,世道确实不一样了,有些观念是应该要变变了。比如移居海外者就是‘弃绝王化’,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张居正却不为所动,动作娴熟的装好石楠木根瘤烟斗,这已经成为他思考时的标志性动作。

赵昊赶紧拿起打火机给张居正点上,不谷缓缓吸一口,微闭双目享受片刻,方道:

“因为如今我大明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土地兼并严重,富者地连阡陌,广大老百姓却无立锥之地这一条,我准备秋收后,开始全国范围清丈田亩,拿到准确的数据后,便着手打击兼并。其实清丈田亩本身,就是对兼并最好的打击。”

“但对人口问题,为父实在办法不多。去年,为父命人随便将一个县的黄册送到京里来,亲自审阅了一番。”张居正咬着烟斗,皱着眉头,一副慈父做派道:

“那是前任李首辅家乡扬州府兴化县的黄册,共有三千七百户人家。让人震惊的是,每家户主的年龄,竟全都超过了一百百岁,甚至还有一百五十多岁的老人,这是怎样的长寿之乡,简直是天大的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