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北路三地接收能力确实有限。因为耽罗岛是牧区,佐渡岛面积偏小,琉球土地贫瘠、降水偏少,所以没法大规模增加移民数量。
但赵昊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如今是张相公当政,朝廷大力支持移民,所以才有这个么狂飙猛进吸纳移民的机会。
谁知道过几年张相公不掌权了,会是个什么局面?万一朝廷收口子,甚至反对移民怎么办?
所以必须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尽可能的多吸纳宝贵的人口。哪怕暂时吃不下,消化不了也不要紧,先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养着他们就是。反正集团有的是粮食,而且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地盘,容纳这些移民了。
最终,在赵公子的关爱下,耽罗岛多接了5万人,佐渡岛多接了2万人,琉球更是多接了8万人。
因为琉球虽然不适合种植稻米,但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甘蔗。集团已经在琉球大范围试种植甘蔗成功,并投产了制糖工场,已经具备大规模推广甘蔗种植园的条件了。而甘蔗种植恰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只要国内能保证粮食供应,琉球是具备吸收大量人口的条件的。
此事得到了郑家的大力支持。郑迵父子一是为了讨好赵公子,二也是为了增加在琉球的汉人数量。只有当汉人的数量超过琉球人,琉球才会彻底变成他们的天下……当然更是集团的天下。
至于余下的45万人,台湾和吕宋分别领了20万,纳土纳岛也咬牙领了5万。这三个地方同样迫切需要增加汉人人口,既然公子说了,几年后国内移民可能会断档,他们当然要先占下了,日后慢慢安置嘛。
第一百五十九章 铁甲船
得知拯救者计划顺利完成时,赵昊刚刚结束了对温泉津、闪电岛和镇远岛的视察,正在日本的堺市盘桓呢。
此番他来堺市有两个目的,一是见证织田军与一向宗订立停战和睦的约书;二是作为男方长辈,为赵士祯迎娶他心心念念的织田市。
与十年前,赵昊率领新组建的海警舰队压服九州,在关门海峡大破毛利水军时相比,日本战国的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简单说来,这十年就是织田信长力战群雄,打破三次信长包围网的过程。
第一次是在隆庆四年,西元1570年,日本元龟元年。
信长上洛后,很快与他拥立的将军足利义昭闹翻。不甘心像天皇那样做傀儡的足利义昭,秘密联系那些因为信长上洛而利益受损的大名,如朝仓家、三好家、六角家等,本愿寺显如也发动一向一揆,共同组成第一次的信长包围网。
双方激战了半年,最终织田信长在姊川合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包围网的核心‘朝仓浅井联军’。但信长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弟弟信治和信兴以及重臣森可成战死,双方一时都无力再战。后来在其他势力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停战协议,第一次包围网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