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了吧?觉得该早点体会这种接地气的饮食享受了吧?”陈逢时顺口接了句,继续吃。
“现在是因为生命之力吃什么都不会出问题。所以在过去,我根本不会故意虐待肠胃。”
陈逢时愣了愣,然后笑着说:“倒是忘了,从不吃路边摊特别注意的公主,过去的确受不了这样的卫生情况。这么说生命之力真不错,让我们有了共同享受路边摊美食的基础。”
“别把路边摊都说的那么好,只是这家店我觉得特别好。你留意过老板烧烤时的状态吗?每一次都很认真,不管熟客还是生客,他烧烤时都用当时最好的状态对待。别的烧烤摊,十个有八个是随便来,心情好烤的能凑合,心情不好看着就想丢掉。剩下的两个里,一个是新手,有态度没水平。”
陈逢时还真没留意过,因为他觉得挺能理解小安口中的八个,天天烤,自然烦了嘛,就算本来很热爱,也会磨成了习惯。再说熟能生巧,认真和靠着经验来的那点差距肯定有,但在乎的食客一百个里面却没有几个,当然就更没动力了。
但他虽然理解,却不会觉得这值得特别辩护,因为毫无疑问,这家店老板的态度,才值得称颂。
陈逢时放下车窗,为了看的更清楚一些。
然后他发现,那老板的态度的确如小安说的那样,很认真。
他脸上都是热汗,不时拿毛巾擦拭,目光一直在摆好的食材上一遍遍的扫过,偶尔伸手翻转其中某一串,给人一种因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超负责的观感。
那老板就这样一遍遍的重复,好像不知厌烦。
陈逢时关上车窗,又观察了一会,那老板依旧如此,基本可以确认这是其常态,而不是特意为了给谁看。
“他肉串之间摆的不密,应该也是考虑受热问题?”陈逢时真觉得很惊奇,这老板不年轻了,之前聊过,知道他在宣城做烧烤营生已经十几年了。
最近所以会盘下店面,是因为其子准备结婚,他们下决心在这附近买了房子,就想稳在这营生,未来也方便照料孙子。
“烤了十几年还能保持这种认真对待的态度,他的烧烤技术高超,也十分理所当然。”小安晃了晃手里的串说:“单论烤这些食材品种,这老板的水平完全在我家里擅长烧烤的厨子之上。”
“以后尽量来这,以前只是觉得好,还不知道竟然是位民间高手,超级烧烤大师!”陈逢时吃着,看小安看着自己,好一会都没说话,意识到她突然说这些可能别有所指,想了想,推测说:“你是认为我应该学习这种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积极上进态度?”
“你不觉得自己的实战水平遇到格斗高手,不太够用吗?”小安看他回过味了,也就直接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