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页

藤地乃是古时就繁华昌盛之地,历经千年也未曾遭受过破坏,此地的道德学宫也因此传承流传得最广,不过其中的风气也是诸学宫最为保守的一脉。

此刻古老厚重的学宫讲堂之内,一群老者拿着手上的信函翻来覆去的看,越看脸上的惊色就变得越大,几个老头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历代文圣夫子、各脉圣贤都将随着丰圣一同登天而去,共享长生不老天?”

“千年学宫谋划,丰圣也因此降临东洲!竟然让我们这一代碰上了!”

凤阳湖畔,凤阳书院是天下唯一一间收女子为门生的学宫书院,在此就读的大多都是达官显贵或者世家门阀的女子,虽然算不上十大书院,但是因为其特殊性,名气却几乎可以媲美五大学宫。

一只鸳鸟飞入学宫之内,浩然正气在天空之中一卷,立刻将其拉入底下,一位穿着蓝白二色相间的长袍的女子抽出了其脚上的信函。

当天夜里,书院里的十几人就登上了凤阳湖的大船,沿着大河而上,前往埗郡尚贤学宫而去。

天下各地,一架架马车,一艘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承载着学宫各脉的夫子、山长、文宗前往尚贤学宫,哪怕是尚贤学宫作为学宫主脉,但是其他学宫书院依旧有着明争暗斗的意味,这么多年也从未出现过这等盛状。

第四百四十八章 立城隍

大船在码头停靠,一辆辆马车长驱直入古老的埗郡郡城,学宫门前人声鼎沸,人潮涌动。

学宫的一位后院教习亲自站在学宫大门前,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宾客,来者皆是天下各郡文脉的大贤名士,执掌一方文脉的夫子、山长,哪怕是尚贤学宫也不敢轻易怠慢。

尚贤学宫的先圣宫之内,先祭拜了历代先圣,之后诸人依次按照古礼席地跪坐,互相敬拜。

尚贤学宫的夫子持有传道玉简在主位,下面诸多夫子、山长、文宗捧着各自文脉的圣贤之物次第排开。

到了这里,夫子屈雍才敢将详细的内容讲述出来,诸位文脉文宗之长互相讨论,最后的一个关键问题就落在了一个核心点上。

道德学宫的夫子看着夫子屈雍问道:“屈夫子!不知道这埙都城隍当由何人来担任?”

直斋书院的山长也点头说道:“此神灵关系到接引埙都学宫升入人间,也将由祂打开地府之门,乃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