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是服从学院安排,还是自己找房子,学院安排,却也是四人一舍,相对拥挤,但是择舍,就是那些独立的房子。
方信自然择舍,那独立的一间房,每年十两银子,方信立刻就交了。
交了钱,又恭谨的问了些话,任先生心情也是很好,回答了一些,原来这人姓名是任纪,考取了秀才,平时也就在书院为教席,得些钱米,待到科举时,再试着考取举人,因此对方信说着:“我观你文章,考取秀才,已经有了,但是还要细读精研,今年八月,正要应试。”
方信听了,应着:“是!”
考取秀才,在水平上,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只怕自己身份已经泄露了,不过,古代交通不方便,如无特殊情况,追查起来也不方便吧!
方信如此想着,混入书院,也使调查难上一些,毕竟书院之地,并不是一般捕快所能进入调查的。
如果到了那时,还没有人找上门,考也无所谓,方信如此想着,府城中,有三万户,自己先一一走过吧,小户人家还可,房间不过十数米,这个距离应该直接能感应到,一天经过三百户,一个月就差不多有万户,先把小户人家跑完就是。
至于大户人家,庭院深深,等闲难以测明,也许要个身份,才可借故进入,方信思考着。
第一百五十五章 暂住(下)
加入了清湾书院后,领了有这个标记的儒服,方信又买了一头青驴。
驴头大耳长,既可可耕作,又可乘骑,价格相对马匹来说,便宜了许多,虽然跑的不快,但是对于城中慢腾腾跑着,却极是适宜。
马匹要伺候的好,食量很大,最关键的是,战马还要官府登记,受到许多注意。
因此,方信买了一头青驴,每天就坐在上面,一边还读着说,任凭它慢慢的沿着城区走着,时而感应着目标。
这个世界的清湾书院,倒还有些书籍,方信没有观看,因此也就一一读之,并且和原本的书籍进行消化。
开始时是一个人,过了半月有许,却多了一人,这人算是同学,叫郑名同,不知为何,一见之下,就与方信的关系就是甚好了,也时常跟了上去。
郑名同的家世不错,前来读书,也有着许多财货。他年纪也不大,少年心性,虽然读书还算刻苦,但是闲了,也就喜欢歌楼舞谢,倚翠偎红,或者出城绿水青山,闲茶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