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军屯,反响比预料的好,大部分军户都愿意出关屯田,由于是自家人,因此军人顿时动员起来,与三道子县,上万兵马士气如虹,随时等候着迎击蛮军的侵入。
方信组织起来也很是井井有条,有战斗力的军户,先进行屯田,强壮流民参与劳动而获得粮食,先规划好,建20个棱堡,分布在全县各据点,以后屯田的据点就被分割和控制。
就算将屯田分成五批,但是十数万百姓,加上数万军户,里面的关系别提多麻烦了,幕府的人马,全部抽调而出,完成此事,直忙的天昏地暗。
趁这个机会,方信也在名正言顺锻炼和充实幕府班子,幕府只是半官方性质,因此里面的编制可以调整。
“主上,现府中长史一人,总揽全局。”
“文薄参事一人,文薄副参事四人,从事十人,掌户籍和文书来往。”
“仓曹参事一人,仓曹副参事四人,从事十人,掌仓库和钱米来往。”
“建兵曹参事一人,兵曹副参事四人,从事十人,掌将士档案,以及新营训练。”
“骑兵参事一人,副参事二人,掌幕府二百五十骑!”
“从事以后吏员另录!”
这些人员,都必须方信一一见面和批准,这可非常费心的工作,方信忙的团团转。
好不容易把这事处理完毕,就又听见一人又说着:“主上,这是各堡堡长的名单,还请主上裁决。”
此人就是姜清柏,圣旨许了他为三道子县县令,但是他态度越发恭谨,拱手恭立。
把文件摊开,入眼,里面是二十个名字,方信看了,又看看后面的附录,都是军户中原本老兵充之,但是大部分是伍长火长之类,并非原套的指挥系统,点了点头,说着:“让这二十人前来见我一次。”
“是,主上。”姜清柏原本功名只是秀才,年才二十许,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他来作这个县令——虽说县令,但是以后至少三分之一实力在其管辖下。
不过这些日子来,此人调度有方,上应心思,这县令虽然是一个空架子,事事汇报,但是也干的有声有色,极擅长组织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