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反的,是起义军,起义军由于经历了一系列战斗,相互吞并,从不识战事迅速成熟为一支军队,已经有十几支成了气候的起义军称王称帝,声势一时极盛……天下已经乱成一锅粥。
连连翻下去,本本情况大体如此。
起义军称王称帝,这就使他们断无后路,历史上,称王称帝的起义军,基本上没有可能再被新主收编了。
相反,那些称号不高的,却可以投靠新主保得一方富贵。
正思考着,翻开了一叠文件,方信皱起眉来——这又是一份请求方信称王甚至称帝的文件,向下翻着几本,一本本看过去,这叠全是如此……
作为后世穿越者,“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的重要和用处自然不必细说,特别是对根基浅薄的人来说。
不过,时至于方信今日,又有不同。
现在,方信已经差不多占领四省之地,下面有郡三十一,县有一百三十,百姓也有千万,已经占领了天下四分之一的地方,虽然地大人稀,只有中原和南方二省之地的人口和经济实力,但是为了统治如此大的区域,不得不有个合适的名分,现在总督和镇南侯,很明显已经不堪使用了。
而且,要取得天下,也需要一个名分来建立完整的中央系统和地方机构,而招揽人心,安抚将士,收取士族,也需要一个新的名分。
正因为这点,所以内部群臣,以及地方官员,都拜表进章,言李睿驱逐蛮司、统一四省,功泽千万民,又以天下大乱,非大德大能者不能保一方平安,故请李睿进得尊位,以安人心。
方信推辞不可,众人仍进表不止,这已经是一件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了。
方信也知道,虽然仍不必急于称帝,但如果还一直只以总督和镇南侯为号召,对内外都已然不甚合适。
心思翻滚之下,称公现在已经多此一举,称王正是适宜,这时可立嫡长子为世子,正妻何瑶为王妃,建内阁,建百官,建郡县,立礼制……除了不开元,其它的和称帝没有区别了,正好以后为统治天下储备人才和经验。
不过,裴许昼还没有灭,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称王还欠了一点,想了想,终于下了决心,令人召见沈轩。
沈轩本在附近,片刻之后就到,才进去,就听见方信说着:“沈卿,我意击败裴许昼,占得五省,就称王建制,如何?”
第一百八十一章 破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