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页

当然,太后不可能因此而对他言听计从,但是毕竟倾向多了,以后再秘密计划,连接诸臣,甚至最危急时,也没有放弃,终于抓住机会,一股消灭二人。

至于刚才的建议,实是这些日子来,少年王上的素质引起他的警惕,主上如果太过英明,必会独揽大权,他的计划也会夭折。

计划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王室本有收权之心,这点朱新都无法改变,现在他还不具备当最后的渔翁的实力——可是王室收权,那收回的大权,到底掌握在谁手中,这点就区别很大了。

如今太尉之位,为周元昌所有,虽然名义上,军权的确收回了,可是却不在王上手中,而这太后,也不是甘心淡泊隐居的人,所以才一拍就合。

太后根基也浅薄,就算得了军权也难以独揽大权,还必须和朱新合作。

朱新必事事禀告,使一些朝廷大权转移到太后手中,让她真正品尝到掌握大权的味道,如此五年之后,王上要亲政,只怕第一个不许的,就是这太后了……她又不是没有第二个儿子!

想到此处,朱新露出了微笑,见事情已完,他也上马。

夜中,街道之上,奔驰着骑兵,在寂静夜中,如一阵凶猛的暴雨,可是附近谁不知道出了大事,谁也不敢出门。

第二百零四章 杀贼(下)

次日清晨,满堂文武百官,已经去掉了三分之一,其它人等,都跪伏在地。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魏虚成和邱枫皆国之大獠,欺君妄上,结党营私,与社稷不利,今唯仰仗列祖列宗之灵,将其诛除,以正国本,此是天意,御史大夫朱新忠诚体国,晋为相国,周元昌勇猛精忠,宜于太尉之职,钦此!”上面太监宣读着旨意。

朱新和周元昌听了,顿时磕头谢恩,说着:“谢圣恩,臣等领命!”

下面群臣才经过大变,个个胆战心惊,一时没有主意,见此,只得也跪下说着:“臣等领命。”

当场,朝堂上有人捧出了太尉和宰相的服装、金印、配剑,两人顿时去了侧殿,换了衣服,片刻之后,上了朝堂,向王上领礼之后,到了王座之下三公座位上坐下。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时朱新得了丞相位,顿时气数就有了大器。

丞相者,国之重器,相府自己就可设衙门,下面有长史、少史、征事、西曹、东曹、奏曹、集曹、议曹、司直,统领百官,位高权重,连王上也不能不敬上三分,在朝堂上,也有座位,这是坐而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