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自远方而来,鼓吹满了薄楠的风衣,吹乱了他的头发,又在亭外拂出了波光粼粼。

金煞阴水质量极重,入水即沉,不溶不散,如同水银,此刻却也惊起了层层涟漪,可见这风来的剧烈。

水中还活着的中山健次郎发出了惨烈的呼声。

山雨欲来风满楼,要下雨了。

薄楠这样想着,手中却是不停,‘却’字后又连上了一笔,继续写了一个‘邪’字,两者相连,便是——却邪。

《拾遗记·卷十·诸名山》:“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黄帝伐蚩尤,陈兵于此地,掘深百丈,犹未及泉,惟见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炼石为铜,铜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剑利,土亦钢而精。至越王勾践,使工人白马白牛祠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

其中一剑名“却邪”,寓意为——有妖魅者,见之则伏。1

他手中没有合适的剑,临时起意,所幸古时将军挂印,便以阎罗印为令,赠予白虎,也算是凑合。

‘邪’字最后一笔落下,天空之中骤然响起了一声惊雷之声,声势浩大,如落耳边,薄楠耳中泛起了连贯嗡鸣声,他瞬时捉住了阎罗印——此时应叫却邪印,一手抽出房梁上的杀猪刀,人急速的飞到了三角亭外。

他眯着眼睛打量着头顶的乌云,抬手一抛,就将却邪印扔到了三角亭的顶端,三角亭顶端尖尖,却邪印却

正正好好的立在它的尖端上,在下一秒,一道闪电划破了灰黑的乌云,将薄楠眼前映得只剩下耀眼的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