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傅宗书曾下令要他在孔雀楼狙杀诸葛先生,他就断定诸葛决不会在楼上。
——要是诸葛先生在孔雀楼上,傅宗书就决不会在那儿:一、诸葛先生和傅宗书一向道不同不相为谋,傅设的宴诸葛未必会去,诸葛的邀约傅更不一定会到。二、傅宗书不会蠢到在叫人刺杀诸葛之际,自己竟会在当场,如此岂不是瓜田李下自暴居心。三、傅宗书既请刺客狙袭诸葛先生,自己当然不会在现场,以免“殃及池鱼”。
以傅宗书的地位,根本不必冒这种险。
所以王小石料定那一役只不过是个试验。
故此他也全力以赴——不如此就决不会派他行刺;但他在发出石子时留了力。
他所留的才是他必杀的一击。
傅宗书见王小石果然卖命,于是便放心让他去刺杀诸葛。
王小石算定自己如果“得手”,蔡京或傅宗书必予以接见——主要是强仇已了,不免喜极忘形,而且还须验明大敌正身,这正是他动手的大好时机!
只不过,蔡京仍是审慎过人。他去见王小石,一因是他自己主动找王小石,之前无人得悉;二因他带去的高手如云,根本不怕有人闹事,所以才会亲自出马。——一旦王小石提出“杀了诸葛要见他”的意思,他就反而不出来了。
——让傅宗书去验查人头就好了。
——有险不妨让人去冒。
有功不妨自己来领。
这是蔡京一向以来的做人原则。
所以,王小石才“得”了“半手”。
——如果蔡京也在,王小石是否能够也杀得了他呢?
——如要是杀得了蔡京,还杀不杀得了傅宗书?
——若是杀了蔡京,王小石又逃不逃得出我鱼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