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人物讲大义,崇美德,满嘴礼义廉耻,都是局限无知之辈用的,这个世界只要还有其物质的一面,外物之力就永远都不可或缺。”
“不过……”
她说到这里,却又话锋一转。
“修大道,成仙果,的确不能沉湎于外物,大义和美德,也的确有用。
达到了某个境界,这些道理又是正确的,外物的确又无用。”
李柃似懂非懂:“这当中的道理,就好比渡过了一条河流之后,不应当把筏子背负在身?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他曾经听说过一个典故,那就是渡河不借舟筏外物,靠自己肉身横渡,是为愚昧,渡河之后,仍然还把舟筏背负在身,更加愚蠢……
这当中的度,并非每一人都能把握,许多人便是在这不赖外物和依赖外物之间迷失自己,走入不当的歧途。
“老祖,我明白了,不同的修行阶段,各有不同修法。”
许多时候,不要看人家说什么,要看人家做什么!
那些个强者大能,圣贤门下,坐享洞天福地,仙灵根脉之时,当真是不赖外物吗?
一个比一个法宝强横,装备齐全,一个比一个贪好仙丹,享用灵果珍奇……
却在鼓吹什么外物无用……
这实在是一件黑心之事。
当然,正如修士视黄白之物如粪土,顶尖的大能,仙神之流,视平常灵材,仙山福地也如粪土,这的确又是言行一致。
李柃此刻领悟到的一个道理就是,这些东西要辩证来看,更要具体分析。
凡夫俗子就该有凡夫俗子的活法,成仙成神也该有成仙成神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