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幸运的是,余乐的心跳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同样的事情经历了太多,他的心脏也变得淡定了。
只不过这次的跳跃到底是加了难度,余乐在落地的时候力量的使用有点失控,当他站稳再度往下滑的时候,敏锐地感觉到丢了一些些的速度。
上一把也是这样,也是在相同的位置丢掉一点点的速度,进而导致他的第二个跳台没办法完成计划的难度,最终摔倒失误。
这一次,当然不能让历史重演。
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在第一个跳台追回速度。
怎么做,余乐已经想好了。
在出发前,他就已经设想过各种意外发生后,怎么处理接下来的问题。而自己因为“硬件”上的问题,始终在“墙”下的坡上出现失误,所以接下来的应对方式,也是余乐思考最多的。
上一轮,他选择在第一个跳台硬做技巧,虽勉强完成,却影响了他第二个跳台的动作。所以这一次,他必须换一个方式。
在第一个跳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技巧动作,为第二个跳台积蓄起跳的高度。
具体要怎么做,余乐也想了很多自己擅长的动作,只是临到此刻,余乐发现,无论什么动作,都不如翻腾让他来的痛快。
笔直冲向雪坡正中间的四米雪台,在最高处,即将被抛飞出去的时候,再一次地向上一跳。
这感觉就像他站在十米台上,大半个脚掌悬空,只有足尖立于跳台的边缘,脚趾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待得一口气吸入心肺,足弓猛地用力,似一根拉扯到了极致的皮筋被松开的瞬间。
“嗡!”
虚空中好像有这样的声响,力量从足底传递,将他高高抛起。
余乐将双腿收起来,膝盖狠狠地压向自己的胸口,向前翻腾。
又是翻腾!
又是屈膝!
又是双手抓板!
一样的动作中,可又有一点不一样。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将电视按下暂停,就会看见飞在天空中的余乐,身体极致的在往前倾斜。
他的双臂前伸到极致,手指尖的落处正是滑板的最前端。
余乐只翻腾了一圈。
这个技巧他闭着眼睛都可以轻松完成,是为了第二个跳台而特意安排的蓄力动作。
但余乐不甘心。
如果这个跳台他只完成一周,最后的得分能够达到8.0分都是裁判高抬贵手。
不行!
绝对不行!
既然已经决定“ALL IN”,就没有这个时候退缩的道理。
哪怕摔倒,哪怕再被“嘘”,也要拼了命去搏一个未来!
余乐伸出手去抓雪板。
不是脚下正中的位置。
不是三分之一的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