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出嫁则是在长乐二十八年的仲秋,同年深冬她赶回京城,次年盛夏,萧淑华将慕诗嫣送入了当年的太子府,成了太子侧妃,不过冬初,萧珏萧老太傅便病故了。
这些东西,她绝不会记错,尤其是慕诗嫣嫁入太子府的时日。
——她记的清清楚楚,那时萧淑华见自己老父已然大限将至,担心他去世后连累她那如花似玉的女儿守孝不得嫁人;又害怕萧府权势倾颓,只凭着慕文华的官职,无法让慕诗嫣够得到太子门庭,便趁着老人家尚能进气的时间,强行嫁了女儿。
按说太子娶亲,哪怕娶的只是位侧妃,走不得府中正门,也当风光大办一场,全了高门贵女的体面。
可那时的萧淑华急于嫁女,竟未好生操办,只拿了顶桃红的二抬小轿将穿了喜服的慕诗嫣一装,并上九抬嫁妆,就这么匆匆忙地让慕诗嫣入了府。
连宾客都没请上几个。
慕惜辞敛眸轻嗤一声,她那好婶子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天家嫁娶礼节惯来繁杂,若真让墨书远那平素注重面子的细细操办,只怕光是一个纳吉请期,便要耗上个把月份。
再加上迎娶太子侧妃所需的种种仪典……真忙活起来,估摸着要从盛夏忙到年底。
临近年关,可就不方便嫁娶了,又要捱一个春节……但那会的萧老太傅哪有那么多的活头?
她便干脆将那些书礼统统省了去,直截了当地送出了慕诗嫣。
如此,纵然萧老太傅身死,萧家的权势富贵散作了飞沙一团,她也能凭着太子妃的婶子、太子侧妃的生母身份,在京中活得分外滋润。
就是可怜了她那好堂姐,期盼出嫁之期,期盼了不知多少个日夜,到最后,竟连个正儿八经的喜堂都不曾拜,囫囵教一顶小轿送入了太子府。
也是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