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讲求的是意境,是风骨,在外形相似度上,只能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素描却不是,素描和许多画法的基础,主攻便是相似度,好的素描画手,可以将画笔当照相机用,可见一斑。
周大学士和于大学士第一次看见这种画法,实在太逼真了,逼真到……若有颜色,他们这觉得画中人物能从画纸上走出来,而觉这画纸与其说是画纸,还不如说是铜镜!将这一场景映照!
碧粼斗艺图,顾名思义,其画作内容便是这斗艺场面,其中包括擂台,擂台之上的周、于两大学士和几名工作人员,还包括南北两座观景台,连观景台趴在栏杆上看热闹的人也入了画。自然,也包括了擂台旁的才子们。
顾千雪在素描上绝对算是有造诣,便是街头画素描头像的,速度也没她快。只要几笔,便能将一个人的神态捕捉,让人一眼便能看到画中人物是自己。
除了周、于两大学士很仔细地画出外,其他人都是寥寥数笔,但这寥寥数笔,却足够描绘此人的容貌以及神态,更有衣着动作。
“高,真是高啊!”周大学士惊叹。
于大学士也忍不住一看再看,“顾小姐真乃神人也,我于某人潜心画作多年,但今日,却真的自叹不如!”
顾千雪忙道,“于大人千万别这么说,在画作上,民女连您的一根小手指都比不上,如今也只是巧在了新奇,民女相信,若于大人用此画法练习几日,定比民女的造诣要高之许多。”
“真的?”于大学士问。
“当然了。”顾千雪答。
于大学士这糟老头子真当真了,“好,好,回头顾小姐有时间,本官一定拜访顾尚书,顺便求教顾小姐。”
周大学士也不肯落后,“我也去,我也去。”
擂台下的才子们都急坏了,“周大人,于大人,快快题字,然后让我们也见见顾小姐的大作吧。”
周、于两大学士这才恍然大悟,抚着白胡子哈哈大笑,笑自己的失态,而后提笔开始题字起来。
周大学士题的是——“百里秋相应,碧粼湖畔,柳絮才媛。”
于大学士题的是——“潜心丹青五十春秋,影铺秋水扫眉别相求。”
而后,两人掏出了印章,哈了两口气,十分小心地印了上。再抬眼,两人对顾千雪,满是惊艳与尊重,哪怕从前的顾家大小姐声名狼藉。
再看安然郡主的草原骏马图,与这碧粼斗艺图相比,实在是平淡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