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带回了大量的胡椒,冲击了大明的胡椒市场,让原本昂贵的胡椒贬值,变得便宜。
当时因为朝廷缺钱,朱棣开始用胡椒给官员发俸禄,贬值的“胡椒薪水”让大明的官员非常不满,不能对皇帝表达不满,那就对郑和表达。
郑和的胡椒,动了所有官员的利益,这也是朱棣一去世,郑和下西洋活动就停止的原因之一。
但是此时的胡椒,在欧洲依然是非常昂贵的,这一门生意依然被阿拉伯商人掌握,阿拉伯商人用中亚的胡椒,在欧洲换取黄金白银。
但凡郑和船队有点生意头脑,或者那些官员有点经商头脑,把胡椒卖去欧洲,别说白银,黄金也能赚到。
但是没有如果,郑和的船队什么都有,武官居多,还有医务人员、执掌朝贡外事的人员、观星导航人员和翻译人员,偏偏没有海商。
大明从一开始就不重视商人,唯一一位有经济头脑的官员张居正,还要等到大明末年才能出来力挽狂澜;
封建帝王体制的思想,也注定郑和看到好东西想到的第一个想法是带回去献给皇帝。
但是说真的,黄金不比胡椒更好吗?.
“原来胡椒在欧洲还是价比黄金……”
永乐年间,刚刚领了“胡椒薪水”、正在自己府中辱骂郑和的官员一愣,看着碗里大量的胡椒粉,突然不舍得吃了。
原来是他狭隘了!
眼前只有大明这一片土地,完全忽略了胡椒真正的价值。
永乐年间没有开放海禁,但是官商可以贸易,他们完全可以委托官商与海外进行胡椒贸易,天天自己骂骂咧咧的吃,真是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