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张仲景,还得说一下整理《伤寒杂病论》的王叔和。】

【王叔和本人编著了另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在书中把脉象分为24种,基本概括了临床上出现的基础脉象,后世虽然有所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

【王叔和,可谓是脉学中概括传承的第一人,集汉以前的脉学之大成,对后世影响颇大,比如唐朝太医署的太医学生必修基础课程也有此书。】

一位汉朝大夫受到启发:“概括前朝脉学都能写书?”

“我觉得我也行!”

他母亲笑了笑,对儿子的心态很能理解:“那你倒是写啊。”

“我看完天幕就开始写。”汉朝大夫看到母亲的笑容,微微脸红了一下,猜测是不是师父又在母亲面前吐槽自己只知道死读书不知道灵活应用了。

但是现在,汉朝大夫没那么自卑了,他学会了扬长避短,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

“论把脉看病,师父也说我没什么天赋,但是论博采众家所长,我未必不如师弟他们。”

母亲一想,自己呆是呆了些,但是读书极为认真,写作也很刻苦,或许,还真是更适合埋头研究和写作。

“那你试试,娘支持你!”

有了母亲的支持,汉朝大夫更高兴了。

“日后我就专心研究医学经义,统计概括前朝医学和师父师兄他们的病案。论灵气,我不如他们。但是论写作,他们不如我。”

他突然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就像有的人擅长埋头做学问,有的人擅长教书育人一样,有的人擅长临床治病,有的人更擅长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