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却没有想到,若是不服丹药,没有太医在他服用丹药不舒适后的及时补药安抚解毒,没准他的身体更差。

【很多人拿古代人均寿命短来说华夏中医差,却没想过,无论古今,看病都是一个很费钱的事,不是所有人都看得起病。】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有多少家庭是因病变穷。】

【大家看看华夏古代的王公贵族的寿命,看看太医署的医学教育模式和资源,还觉得中医落后吗?】

民间的百姓最有话说。

一位服过兵役、出过远门就自以为见多识广的老农苦笑:“我还以为贵人有人参可以续命就很厉害了,没想到人家有这么好的太医署。”

年轻一点的后生自嘲一笑:“人家的太医是学习七八年,好多医书,还有药田。我们的大夫学习的有七八月吗?”

“别说七八月了,咱们村有大夫吗?”村长最近刚刚病了一场,瘦的竹竿似的,然而他能熬过来已经是因为家中有点积蓄,从城里买了草药。

村里其他人呢?

及时知道又怎么样,就算贵人看不起医家,就算帝王宁愿磕丹药让太医们去炼丹,也不愿意把太医署的资源给民间百姓使用。

州里的医学设立了,他们这些村野之人连州医学在哪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求医问药了。

“不求别的了,陛下能给民间多传点方子,我们自己治,找错药吃死人也不怨别人。”村里唯一的识字的老者,做过城里的账房先生,好歹认识几个字,抱了这样一个希望。

这已经是下策中的下策,但是无可奈何。

就算天幕说了大唐的太医署先进,与他们有何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