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为官清廉,死后被当地人立了生祠,成立了“武植祠”,现如今一直香火鼎盛。

在武植祠里,最醒目的就是武植的碑文,写着这段痛苦的往事:“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这一段,写明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出身,以及武大郎的政绩,让乡民立“万民伞”立生祠,可见得人心。

“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

这一段,写得便是名节被毁,含恨之事。

可见,武植在生前,已经被谣言困扰,并且知道是谁造的谣。

一个男人都被困扰,那潘金莲得有多么痛苦!

.

“这黄堂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施耐庵怒骂,觉得黄堂的造谣也连累了自己。

武植祠还特意配上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真实画像,并且有对联挂在两侧,可见对施耐庵的愤怒。

分明是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一地清官,和端庄贤淑的佳人,偏偏因为误会和造谣,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施耐庵突然有些心虚:他搜集民间素材写作时,并没有去认真考据,考虑到自己的书都成了“四大名著”,岂不是把这二人的污名传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