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子孙可真是打老祖宗的脸,生出来就是为了气人的吗?

【到明末时期,随着通俗小说的繁荣,明神宗和明思宗颁布的文化管理政策都转而针对小说,尤其是极易煽动百姓滋事斗殴的《水浒传》等。】

施耐庵:???

怎么又来!

他的《水浒传》这么不受人喜欢吗?!

【明朝既保守,又开放,是有一个过程的。】

【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英宗正统年间,政治气氛严峻。尤其是洪武大逃杀时期,明太祖大杀功臣,同时打击知识分子;以及明成祖刚登基时严厉打击建文旧臣。】

【宣德时期,因为宣德皇帝朱瞻基也喜欢玩,政治一度比较宽松;到了明英宗时期,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为代表的文官定年号为“正统”,意思就是要回归到祖宗的法治、圣贤道理。这其中是有个触发点,触发点就与前面所说的《剪灯新话》有关。】

江西吉水人李时勉在北京做国子监祭酒,他发现国子监的风气很不好,于是给朝廷写了一封奏疏:

“现在国子监很多学生不学好,不愿意读孔孟之书,而是读歪门邪道的小说,比如《西厢记》《剪灯新话》《剪灯余话》。都是写诲淫诲盗的书籍。”

“国子监的风气需要大力整顿!民间读书人的风气也需要整顿!”

说这话、并且执行的,正是曾经的落榜书生、后来臭名昭著的宦官,王振。

在大臣提议、帝王许可、宦官执行的手段下,民间风气再次变得严峻起来,最体面的职业只有一种:从仕。

【第二阶段,从正统年间到成化年间,从明英宗朱祁镇到明宪宗朱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