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逊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哲学家、学校改革家和乌托邦主义者。他一生沉迷于对理想的追求,以至无力担负家庭生活。养家的责任先是落到他的妻子身上,而后又落到他的一女儿路易莎·奥尔科特身上。】

【为了养家,路易莎不得不从小就开始出去做工,去小学教书,还当过家庭教师,当过女裁缝、护士,做过洗熨活,15岁时还出去做过佣人。】

在天幕的不同位面,不少平民家的女子受到了启发。

“原来,不止是贵族女子可以写书吗……”

江苏金坛,贺双卿锤着酸痛的身体,看着路易莎的人生,眼里就是一阵阵感同身受的泪水。

路易莎这么辛苦,跟她一样。

她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那位慈祥的先生也不赶她,慢慢认识了许多字。

但是这样的生活,在父母去世,舅舅将她嫁给农户周大旺之后,一切都变了。

婆母泼辣,丈夫比自己大十几岁,是一个糙汉,根本不懂诗词,完全向着自己的母亲,一起虐待她。

她还感染上了疟疾,若不是靠着娘家带来的纸笔,写些诗词寄托哀思,恐怕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贺双卿眼里含着热泪:若是她能够靠着写作养活自己,哪怕顶着世人的非议被休,她也能一个人活下去!

【但是路易莎忙碌之余也没有放弃对爱好的追求,她10岁时便已热心于业余戏剧演出,15岁时写出第一部 情节剧,21岁开始发表诗歌及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