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刘邦“天生异像”,说吕公看上他就是上身比普通人长,必定比常人贵重;后来这样的“长”也用在刘备身上,把刘备说得像是长臂猿。
还有孔子,纬书记载“海口、牛唇、舌理七重、虎掌、龟脊、辅喉”,史书上的正宗山东大汉,就在纬书的加持下,特意神异,成了后世常见的佝偻老者。
朱元璋登基时也编造了“谶”,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去世后被朱棣编造了“纬”,故意把朱元璋做成“天生异相”,就有了那个著名的鞋拔子脸。
从某些方面来说,儒生们还是很有想象力的。
“你们好好编神话,上古神话就编上古神话,大汉神话就写大汉神话。”刘邦被嘲讽了一下,下定决心,自己也得重塑一下名声,证明一下自己是个正经皇帝!篡改神话被嘲讽,但是写大汉自己的神话故事呢?
那就是他汉高祖文治有功!
【虽然西方人总喜欢说,华夏人没有信仰,不敬神明,可是从华夏至今依然老少皆知的神话故事就可以知道,华夏有自己的神明信仰。】
【在华夏的文学作品里,也至始至终能看到,华夏人对神明的推崇,对祖先的纪念。】
秦朝,各国贵族饱读诗书者,对神话最为熟悉。
扶苏喜爱文学,缓缓道:“《诗》和《楚辞》不仅仅是诗歌,还记载了许多神话故事。比如《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神奇经历。”
——秦朝时期,《诗经》还只是称为《诗》,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各地的诗歌,相传是由尹吉普采集,孔子编选,到汉武帝时才开始称之为《诗经》。
道家大臣:“《庄子》里也不仅仅是寓言,同样记载了许多古老的神话,如鲲鹏之变、黄帝失玄珠、倏忽凿浑沌等。”
淳于越连忙说道:“我儒家也不光是篡改,《孟子》里也记录保存了许多神话。”
其他百家也开始介绍:
“我墨家的《墨子》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