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时期刘邦继承了秦朝的挟书律,吕雉下令废止此律后,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也让民间的文化大力发展。】
【可以看出,吕雉对民间的经济文化是持比较开明的政策。】
“的确是人才。”嬴政听着天幕夸奖吕雉的政策,微微颔首,“这样的人才大秦正缺,吕雉是刘邦的妻子对吧,应该也在沛县。”
前面说过吕雉的婚事是父亲做主,母亲反对也没用,嬴政记忆力很好,对于天幕特意提到的人才一个都不会忘记。
李斯:懂了。
他积极地回复:“臣已派人去沛县拿人,现在应该已经在回咸阳的路上。”
天幕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到汉初,他作为能臣,怎么能不懂帝王的心思?
嬴政对李斯投向满意的眼神,接着对吕雉的其他政策也有了想法。
“鼓励工商业发展,鼓励民间藏书,不但没有生乱,还能天下晏然?”嬴政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法家好用就用法家,现在听到其他的好用,也有了新的兴趣。
“鼓励工商业倒是与管仲的重商相似,鼓励民间藏书似乎是儒家的教化万民相似,她倒是足够自信。”李斯作为法家大臣,自然是不愿意看到商业兴起,他垂首看似遗憾惋惜:“可惜,当世已无管子那样的大才。”
管仲其实也是法家代表人物,但是属于前期法家,与李斯的法家已经不太一样。
汇聚了管仲思想的《管子·治国》篇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首先提出了“国富民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概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管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