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姑,也正是鲍潜光。

二元宫原名越冈院,是东晋南海郡太守鲍靓为其女鲍姑在此修道行医而建。

后人为纪念鲍姑,在此立像祀奉,称鲍姑祠。

——这对古代的老百姓而言,又是一个让人羡慕到眼红的好处:

学医不仅仅能得到现在的赏赐,还能得到后世人建立生祠雕像,香火祭祀。

“快快快,把‘鲍姑艾灸穴位图上’的人体骨节经络、五脏六腑记下来!”而对古代的医学家同行而言,这是大好的机遇,还不赶紧画图干什么。

但是天幕上的女名医,远远还没结束。

他们只能一边看天幕试图用眼睛把穴位全部记下来,一边手上急急忙忙画图记录。

一会儿是在宋朝,张小娘子擅长以刀割下痈疮,淡定地让背上痈疮开始腐烂的病人趴在病床上,自己拿着小刀,眼疾手快地开刀,去除脓血,割掉坏死部分,然后进行表面的清创处理,最后是净手上药;

从头到尾,她的表情冷冽镇定,面对血肉模糊的伤口,仿佛跟面对日常杀鸡做菜的鸡没什么两样,把本以为女子卑弱的班昭都给震慑住了。

一会儿面对女子产后血崩的谈允贤,虽然刚刚帮产妇接生过后累得满头大汗,但是这时看到血崩并没有惊慌失措,冷静地打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药包、针灸包,吩咐帮佣婆子准备热水帮忙处理;

猩红的血液流了满床,女子的惨叫不绝于耳,哪怕早就知道女子生育危险的男人们,看到这一幕也吓得腿软。

这时再看从头到尾一边处理女子病情,一边安抚孕妇的谈允贤,终于生出了许多佩服。

天幕适时放出影视剧谈允贤的片段,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