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比较淡定:“朕分设南北榜,南北学子都可以录入朝廷为官,没有地方与门第之见,对大家都很公平。”
至于南北榜案中冤死的官员,是他们傻,死了也不可惜。
【华夏最早的农书,是西汉汉成帝时期的氾胜之。最早的农学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赵过,现代人在盘点华夏农学史时都离不开这两位人才】
【而这两人的出现,也让华夏的农业发展再次发生了变化。】
秦朝,休养生息并不能解决民生艰难的问题,因为冶铁技术不足,农耕工具不够——包括耕牛,官府愿意给百姓借用就是因为铁制农具不够分发给每个百姓,也不够降价买卖。
从战国到西汉,耕地主要靠的是人力。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连续几任帝王鼓励养耕牛养马;
从西汉时期开始,耕牛开始有富余,耕牛遍地,牛耕开始走上普及化,并且一直流传到了唐宋元时期。
汉武帝盛世时期,对外打平匈奴,对内兴建太学,文化发展,兴修水利,冶铁技术发达,农耕工具效率提高。
然而刘彻如同后世人希望李隆基早死一样,历经几任帝王积累下来的盛世景象刚刚现世,自己开始作死。
在卫青和霍去病英年早逝之后,刘彻不肯放弃,继续穷兵黩武,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造反。
刘彻发布了“轮台罪己诏”,迎来了帮他挽回大局的赵过,赵过推广耦犁、推行代田法,研制和改进家具,如:锄头、耙、锸、镢等等常用的农具,从技术层面让农业得到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