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纬地经天棉植见慈恩一方衣被”;
下联:“梯山航海机声垂教泽千载馨香”;
横批是:“衣被天下”。
展厅还有黄道婆的生平介绍,讲述她从童养媳逃难到海南崖州,从海南黎族人那里学到纺棉技术后回到家乡回馈乡里的故事。
在展厅中央还陈列有脚踏式三锭木工纺车、织布机等纺织工具,这正是黄道婆学习新纺棉技术自己融会贯通后改进的织布机。
“女子在纺织一业果真是有天赋,需要更加发扬光大才是。”宋朝时期,刘娥听着天幕对黄道婆的介绍,忍不住想起自己。
同样是出身低微,同样是婚嫁不由人,但最终没有放弃,坚强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
刘娥看着那亮堂的黄道婆纪念馆,笑着问负责记录的官吏:“看清楚那棉织布机没有?画下来没有?”
元朝离他们宋朝这么近,而且大宋也有木棉,完全可以学。
“画下来了画下来了!”大臣也顾不上太后有没有什么野心,这木棉大宋也有,只是因为采摘和去棉籽的技术不够,大宋不普及。但是既然听到天幕说木棉是保暖好东西,不重视是傻子。
画完纺织机,大臣还有些惆怅:“里面的机械看不到。”
“能画多少是多少,让织女绣娘们去研究,她们定然懂。”刘娥淡淡道,“把黄道婆的画像也供奉起来,我们用了人家的技术,不能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