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战开始,德军就开始用飞机在上空撒投降的宣传单,上官想阻拦也没用。
城市上空,传单漫天飞舞。
不需一个士兵,就可以让敌人自乱阵脚。
上官挨个逼问:
“你们有没有拿传单?”
“有没有拿传单?”
“你们是不是想投降?”
“大声说,是不是!”越是严苛,越是起到反效果。
只是因为捡宣传单就被惩罚的士兵汇聚在一起嘀咕:
“还不如投降了算了……”
“正好晚上,不如趁夜……”
.
草莽出身的朱元璋开始分享自己的经验:
“打仗时不想打了很正常,甚至想要投降敌人,被更大的利益诱惑想通敌的也正常。我军队中也有,还有人私信联系敌人,我都知道。但是,我也可以装作不知道,只要你压得住,不要自乱阵脚,士兵还是会听你的。”
朱棣连连点头:“父皇说得对!”
【美国发现了宣传单的好处,开始研发“纸片炸弹”,把火药与印刷结合起来,用在多个战场。】
美军在二战时期,开始研发“纸片炸弹”。
因为飞机投放容易被盯上,于是美军直接研制远程炸弹,可以远距离投放过去。
比如美国海军的“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曾经就是负责投放航空宣传炸弹,使用集束炸弹,一次发射,多个子母弹发射出去,子母弹里就是多个“纸片炸弹”,会同时在多个地方爆炸出无数的宣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