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帝中,唐中宗和唐玄宗是最为喜欢拔河的。

刚开始拔河没有裁判,规则不是很明确,后来皇帝亲自去当裁判,用大旗做准绳,画线当河界,并且有了裁判把绳。

唐中宗很喜欢在宫中看宫女拔河,人越多、场面越大越热闹越好。曾经在清明节踏春的时候,组织几百名宫女到玄武门外拔河。

唐玄宗时期,李隆基多次组织拔河比赛,并且还伴随着武将击鼓、文官裁判,一群壮士两边使力,相持不下,围观的官员激动喝彩的连宫中的美食都忘了吃,一起围观的外国使者看得筷子都丢了。

在李隆基看来,这街头热闹的拔河,还是不如宫中有氛围,没人击鼓,不够有氛围。

不过在他的儿女们看来,觉得宫外的民间拔河也有不一样的风趣,看得他们也想拔河了。

一群人你推我我推你,最后太子李亨被推到李隆基面前,李隆基看出了儿女们的小动作,笑容淡了淡:“怎么了?”

“弟弟妹妹们也想拔河。”李亨无奈道。

李隆基反而笑了,只要儿子们不惦记着自己的王位,他都很好说话。

这种喜欢玩闹的事,反而更符合他的心意。

李隆基大方一挥手:“让人去取绳子和旗杆,就在宫中拔河!”

看着天幕上拔河,宫中也开始拔河,当鼓声响起,李隆基来了兴致。

天上地下都可以看热闹,美哉!

.

“这不是牵钩吗?”

大秦时期,还记得楚国风俗的旧楚人最为熟悉了。

拔河,并不是现代才有的游戏,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拔河又叫牵钩,还有强钩、拖钩等名称。

春秋时期,楚国与吴国经常水上作战,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不仅有陆军还有强大的水军。为了打败吴国,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国名将鲁班,打造了一种名为“钩拒”的器具。

钩拒长长的,可以在水上勾住敌人的船只的船舷,不让敌人逃脱。如果楚国失利,也可以用来抵挡敌人的船只不让其靠近。

为了训练军士对钩拒的熟练程度,楚国军队就将之设为日常的军事训练项目,让士兵们互相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