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哂笑了一声,“他小?他不小了,心比谁都大。”
也不给王太后面子,说罢了顿了顿,又道:“你们知道为何先皇不把虎符给皇上么,就因为皇上的心太大了,太大了,他需要人辅佐,求贤若渴老身能明白,却着了那些儒生的道。虎符可不是小事,皇上万一把虎符给了那帮子儒生,那还了得?天下还不大乱了。”
嬴政听着,敢情自己还没有开口,太皇太后已经把所有人的话头都堵死了,言下之意是,皇上不够沉稳,不能拿虎符调兵,这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饶是谁也不能多为刘彻说一句话。
其实嬴政并不想为刘彻说话,只是虎符放在刘彻手里,而自己是刘彻的智囊,显然比放在太皇太后手里要强得多,这次是否出兵助东瓯退敌,至关重要。
嬴政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态度,自然不会开口找不痛快,显然不能从太皇太后这里下手。
刘彻下了朝,乘车仗往回去,仍然招了卫青来参乘,方才在朝上,自己的意思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人云亦云的支持不派兵。
说什么东瓯和闽越都是势利小人,不足为信,他们打仗古来有之,连秦始皇都觉得闽越奸诈,又是蛮荒之地,放弃了这块地方,大汉就更不该为了他们而动兵。
窦婴革去了丞相的官位,但是因为是朝议,所以也在其中,窦婴主张出兵,毕竟汉室为大国,如果不出兵,会失了大国的威严。再者闽越狼子野心,如果不帮助东瓯,东瓯覆灭,再来就会威胁到大汉的土地。
有人觉得窦婴讲得对,田蚡却站出来反驳,一时僵持不下,只有一个叫做严助的官员表示赞同魏其侯窦婴的看法。
朝议下来,刘彻觉得心里头分外的不痛快,就找卫青过来参乘,准备合计一下。
刘彻道:“眼下如何,朝中大臣多半惧怕太皇太后的威严,根本不怕朕的想法,太皇太后一咳嗽,屁都不敢放,如今朝议也是不出兵的结果,难道朕真的要被憋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