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输了
顺便说一句“qwq”这个表情也跟着火了,因为这本书的读者无论发表什么评论,最终都会以“qwq”结尾,以显示他们说的都是个悲伤的故事的事实。
等等,是不是忘记说《它只是一本书》系列书籍的故事梗概了,只能说它被归类为悬疑小说,是够悬疑,都让读者普遍认为自己智硬,跪地唱“我是一条金鱼,鱼鱼鱼鱼鱼”了!
故事围绕着一个叫安吉尔的少年展开,他的生活在他十六岁生日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此新世界的大门被无情又冷酷推开了,各方惊才绝艳的人马纷纷闪亮登场。
奇葩就奇葩在这里了,明明安吉尔才是绝对的主角,偏偏他的存在感弱到一比,配角们都有着强有力的抢戏方式,而且人格魅力都点满值,不管是书中代号为“蜘蛛”的蛇精病男,来自东方古国武力值高超又性格变态的y(他甚至连个正脸都没露),花样撩妹撩弯就跑的娜塔莎等等配角们人气一个比一个高。在第一部出版后,甚至有读者强烈要求把安吉尔写死算了,但这种情况在第二部出版后,就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读者们的心路历程可以总结为:“安吉尔才是书中唯一的正常人吧!”
“狼群里的羔羊,史上最苦逼的主角。”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我觉得我的智商就和安吉尔差不多了。”
“我们的智商标杆——安吉尔!”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们总算找到了切实的代入感,安吉尔的人气也跟着蹭蹭上升了,总觉得读者们也是辛苦了!
就这样一系列主角智商正常,配角们个个高智商,让读者读起来认为自己智商和主角一样处在正常水准的书籍,读者们当然会好奇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以往都是根据主角智商推测作者智商,现在该用配角们智商推测作者智商吧,更不用说在这系列书籍里,覆盖领域太广了,从物理,数学,化学,到天文学,地质学,医学,心理学,再有机械工程学,甚至神学,历史学都手到擒来,这一度让非常多读者怀疑作者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但这种想法在三本书不管涉及到什么领域的知识,笔锋都是一个风格而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