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基努反应有些强烈,“制片人?”
“没错。虽然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权利,但能挂名也挺不错。”
伊芙看得很开,《穆赫兰道》这部电视剧就是大卫-林奇自己的制片公司Asymmetrical Produs(不对称影业)制作的影片,只不过投资是来自于ABC电视台而已。他既是导演,又是制片人,所以在剧组里面权力很大,增加一个名义上的制片人并没有什么问题。
“我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时间都白白浪费了,我进入好莱坞超过十年了,却还没有担任过制片人。必须得恭喜你,竟然走到了我们演员梦寐以求的那个位置。”
基努还真没说谎,他只想当一个安安静静的演员,不想去参与其余事情,要不然的话担任制片的责任不会交到经纪人埃文-斯托夫身上。
虽然不是制片,却胜似制片,只是将制片人的职责转移到了自己信得过的人手中,就像《黑客帝国》的续集的制片人名单中依旧有埃文-斯托夫的名字。
到了一定境界之后,演员都想要成为制片人,因为好莱坞就是一个制片人中心制的地方。
在过去的好莱坞里面,如果说一个演员想要当制片人,说出去的话肯定会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无论是米高梅、派拉蒙、福克斯还是迪士尼,这些大型电影公司其实更愿意让演员停留在银幕上面,安安心心当一个观众喜欢的偶像就行。
电影公司的高层们会鄙视甚至嘲笑想要自己担任制片的演员们,认为这是在破坏好莱坞几十年来的等级秩序。
不过到了近些年,演员担任制片人、开设制片公司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型公司在这方面的限制就要少很多。
基努的许多朋友都担任了制片人,比如薇诺娜-瑞德就是《移魂女郎》的制片,桑德拉-布洛克更是在前年就开始担任《希望浮现》、《枪声恐惧症》、《特工佳丽》的制片人。现在倒好,自己女友才进入好莱坞不到一年,竟然就要成为制片人了,他在思考着,自己下一部影片是不是也得当个制片人,更好的掌握自己的作品。
很多人都以为制片人仅仅是个管理者,只负责融资以及洽谈宣传发行的话,那就大错特错!
好莱坞的制片人可以说是站在导演身后的导演,对于这部电影的理解比导演跟演员还要深,既是电影的创作者,又是剧组的经营管理者。
绝大部分制片人都不仅仅是挂名,而是会参与到电影的方方面面,比如总的策划、演员选择、剧本与修改、看每一个拍摄的片段,听每一段音乐以及查阅每天的拍摄工作日志。任何一个创作环节都有制片人的身影!
到了宣传发行环节,制片人又需要运用自己的人脉、眼光以及经验,对电影的潜在市场做出精确的判断跟预见,然后以最小的代价做最好的推广。
相比起导演来说,演员对一部电影的掌控力实在有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表演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