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特-卡特就是环球影业的一名发行经理,他每年都要经手好几部电影,对于影片发行很有心得,所以才能得到大卫-林奇的信任跟青睐。
“今天我们就是要讨论一下影片的上映时间以及发行策略。”
都没有寒暄,这位发行经理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阐释自己的看法,效率非常高。
伊芙虽然是制片人,但在这几个人里面就她资历最浅,因此只能当个乖宝宝,尽量的多听少说,看看内行们究竟是怎么发行电影。
之前的两部电影都不需要她去关心发行这一块,现在多多了解之后,更加方便自己以后独立筹备影片。
大卫-林奇点点头,“今天就是想看看你们的想法,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时机。”
艾伯特跟他是老熟人了,这会儿也没有外人便开口说道:“我们环球只负责《穆赫兰道》在北美地区的电影发行,海外地区你们应该是选择在戛纳的时候销售吧。电影现在北美地区热度非常高,所以我建议不走寻常艺术电影的发展路线,直接跟商业片一样,大规模开画!”
通常情况下,艺术电影会采取逐步渗透、逐步扩大上映规模这种方式,就跟《移魂女郎》一样。首映的时候只会选择在几个大城市上映,如果能收到好评,那么就向其余城市扩张,上映的影院数量会增加。
这种逐步增加的放映方式收割票房比较慢,主要依靠的不是广告跟宣传,而是本身良好的口碑以及各大奖项认可。
商业大片就跟这种方式相反,环球影业、迪士尼、派拉蒙的电影都会选择在上映第一天就在全美绝大部分影院同时上映,借此来冲一个极高数字的周末票房。
不仅可以有效的对抗盗版以及口碑差评,还能用庞大的数字作为下一部宣传的焦点。
很多观众在选片的时候都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当一部电影的首周末票房在几千万美元的时候,大家对它的好奇心跟信任度肯定胜过几百万票房的影片,比较盲目、从众。
这种上映方式可以快速让影片积聚票房,随后基本上都是呈现一个递减的姿态,只有口碑超群的神作能走出逆跌的状态。
商业大片一般都是追求全球同步上映,而艺术片在时间上面则是模糊一些,有些地区会比北美晚半年乃至一年都不稀奇。
“大规模上映的话,你们能提供多少块银幕?”大卫-林奇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艾伯特比较保守,开口说道:“我估计能找到2000家影院,但肯定不止。大家对你们这部电影的好奇心太大了,影院经理们肯定愿意排片。哪怕是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也会有观众对这类型电影好奇跟喜欢。”
别的艺术片是没有名声,不被观众所熟知,才被迫选择逐步扩大放映的方式。
既然《穆赫兰道》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那就可以省掉前期宣传的功夫,转而将宣发重点放在后续口碑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