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德的确没办法了,他当时创业基本上都是找亲朋好友借的钱,现在银行跟天使投资都很谨慎,根本不给科技公司任何投资。
伊芙直接就承诺投资1000万美元,而基努这边年收入六千多万更是肥羊,必须抱住这两人的大腿。
“上午好,坎贝尔小姐,很高兴认识你。”里德早就练就一张厚脸皮,他伸手跟伊芙握了握之后夸赞着说道:“先前一直都只是在电影院或者DVD里看表演,没想到你在现场的演技这么好。我从没来过电影拍摄现场,正好里维斯先生说要过来,就一起过来长长见识。”
夸人的话仿佛不要钱一样,在这时候也没有表明自己是来求投资的,毕竟剧组工作人员太多了。
伊芙真没想到奈飞的情况已经变得如此危急,创始人兼董事长都放下所有身段过来探班,那自己得多压缩点油水出来才行。
如果说这是趁火打劫也可以,反正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听说你们奈飞最近业务进行得还不错,其实我也是一个用户。只是经常不在家,每个月四部电影的额度都用不完。”
伊芙一直都在关注奈飞的网站,只是酒店并没有配备DVD播放器,就算送来酒店也无法观看。
里德原本以为好莱坞明星都是那种没有大脑跟思考能力的人,随便忽悠忽悠就能掏出钱来的人。
结果伊芙给他的印象就是很聪明,想要将那一千万美元拿出来,必须得认真对待才行。
剧组不可能暂停多久,伊芙被化妆师带去补妆之后就继续拍戏起来。
这时候里德才有时间认真打量剧组的一切,心中有一股野心在萌芽,原来拍戏竟然是这样的吗?
“刚刚好像就是拍的这个剧情吧,怎么又重新拍了两遍呢?”
看起来伊芙跟对面那个大胡子男演员演得一模一样,三次都没有任何变化,非常稳定。
关键每次拍完导演都还在夸奖,可是夸奖归夸奖,为什么重新拍摄,并且还不带有任何变化?按理说,如果重新拍摄的话,肯定是哪里做得不对,需要改正。
硅谷来客在好莱坞电影的片场显得格外迷糊,电影原来是这样拍摄的吗?
基努趁着剧组调整机位的时候解释说道:“其实这里就是要求他们表演前后一致,你注意摄像机的位置。每次位置都不一样,上次是对女主角的特写,这次是对男主角的特写,再加上第一次的全景拍摄,三次会在后期剪辑成不同视角的情况,比单一视角更舒服。”
“为什么不多找几个摄像机拍摄?”
“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吧,这种方式比较老派,可以控制画面,对演员细节抓捕更清晰。不过问题就是效率慢,一个镜头需要重复表演很多次才行。”
每个导演风格不一样,像这样的影片更加注重观感,而不是拿着几个摄像机按照三角形的布置进行拍摄。
多角度多机位拍摄的话,导演一下子根本看不出来,说不定就会有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