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芙掰着手指头认真计算起来:“那么多电影项目就跟大海里的鱼一样多,我肯定是会选择其中的一两部进行拍摄。但是我并没有盯着商业片拍摄,你看我其实有很多电影都不是主打票房,票房收益只是意外而已。”
“《移魂女郎》、《几近成名》还有《迷失东京》都算是文艺向的。只能说明观众眼睛是雪亮的,能分清楚什么是好电影跟烂电影,市场不会让认真拍摄电影的人失望。”
她一边述说自己的想法,一边夸了夸现在的市场环境。
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只要是好电影,那的确不愁票房。
可惜再过几年,文艺片或者说剧情片的票房就会逐年缩小,再也看不到类似于《阿甘正传》、《几近成名》这样的剧情佳作成为年度票房冠军的机会。
那时候的年度冠军没有例外,都会是大成本的商业巨制。
电影艺术就会不断被削弱跟边缘化!
其实在采访之前了解人物背景的时候,乔治就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他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给伊芙机会向一些比较偏激或者接受信息较慢的人解释。
“大家都觉得你太忙碌了,整天都在拍电影,几乎每年都有好几部电影上映,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拍戏冲动呢?难道不想休息休息吗?”
“其实我一直都有休息,每年休息时间可能比正常上班族还要多。只是大家整天看见我的新闻,就觉得我三百六十五天一直在工作。其实有很多新闻都是在关注我的私生活,请大家更多关注我的影片吧。”
伊芙喝了口红茶,笑着说道:“当然,我的拍片数量的确比基努他们多一些。因为我实在舍不得错过手中的好本子,这些故事都太好了,几乎没有什么重复的地方。每拍摄一部电影,我就感觉度过了一段别样的人生。”
正如同她所说的那样,其实每年正儿八经拍摄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但是拍戏之前有新闻,拍戏的时候有新闻,电影上映有报道,下映之后也会被拎出来。
所以大家一看才会发现她似乎整体都有电影拍,都有影片在上映。
或许是采访的氛围很轻松,伊芙滔滔不绝聊了很多话题,直到那名出车祸的摄影师赶来为止。
第369章 配合默契
贴满电影海报以及明星写真的房间中, 一个戴着眼镜的微胖女孩正坐在电脑前面摇头晃脑。
她叫希尔达,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宅女。平时并不喜欢跟朋友们出去玩,也没有加入啦啦队, 没有跟酷女孩们做朋友。
这会儿希尔达才从姨妈家回来,从表姐口中知道了八卦消息, 于是马不停蹄地回到家里, 在笨重的电脑上面开始打字。
希尔达家庭还算富裕跟开明, 父亲在硅谷工作, 母亲是财务人员, 家里不缺电脑。
其实她喜欢上伊芙才半年,结果就已经混成了伊芙后援会论坛的一名小管理。
现在墙上就有好几张《律政俏佳人》的海报, 甚至还用上了女主角同款的笔、项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