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丫就巴着门,一直哭,喉咙里咕噜咕噜的,好像想说话,有说不出来,急得直跳。
常父看她难缠,就伸手抱她走,她巴在常父的肩膀上朝常采萍伸手,常采萍转过脸没理她。
“娘...娘...娘。”一声声伴着凄惨的哭声。
常父也愣了,他晓得这小娃子是个哑巴,说不了话的,这时候居然叫了好几声“娘”。
大丫和三蛋也看着四丫,大丫就跳起来了,直喊:“四丫说话,四丫能说话了!”
常采萍听到声音也冲了出来,四丫看见她就又喊“娘”。
四丫今年只有四岁,还不到一岁,她娘就没了,所以她没有对母亲的映像,她的记忆里也没有享受过母亲的温情,她只知道常采萍对她好,队里那些小娃都会把这样的人叫“娘”,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哥哥姐姐只叫“常阿姨”,只是她很冲动地叫了“娘”这个字。
常采萍似乎不敢相信,她又问了一句:“你喊什么?”
“娘!”
常采萍怎么敢承受这个称呼?这孩子开口的第一个词居然还是叫她“娘”,她感动到了极点,眼泪刷一下就下来了。
常父和常母也很为难,那孩子还伸着手要常采萍抱。
常采萍再也忍不住了,上前抱住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算不是她的亲生孩子们,就算有人要说闲话,可他们这样的孩子,值得她好好对待。
她一抱住四丫,四丫那眼泪说收就收,抱着她的脖子蹭,一直喊“娘”。
常采萍就跟常父求情:“留她呆一天,留她呆一天。”
常父看他俩都哭得真厉害,还真有点儿母子情深的意思,也有些动容,点了点头,却还是嘴硬道:“就一晚。”
四丫就被留下,大丫和三蛋被送到大队的时候常父就回了家。
当天下去,常青萍也没有去上工,常采萍收拾了家里,始终觉得没有生气,想起打灶的王师傅家里有几只母鸡,经常孵小鸡,他一般都是送大队,不咋给私人,她倒是想去弄几只来。
等到临近傍晚,大家都下了工,常采萍才带着四丫去王师傅家,说要买他们家几只小鸡。
王师傅他们一看是常采萍,就说要送她两只鸡仔,常采萍要给钱,他们就推脱:“每家就只能养这么几只,我们平常孵出来也是拿到大队去,送你也一样。”
常采萍却知道,他们母鸡孵出来小鸡,等攒到一定数的时候,大队是要给工分补贴的,而且两个小鸡不也是两个鸡蛋孵出来的?咋能让别人白送呢。
她还是给王婆婆塞了五分钱,王婆婆也就笑眯眯收了,转手去鸡圈里捧了两只格外健壮的黄毛小鸡出来:“两只都是母鸡,养大点儿都能下蛋。”
常采萍感谢他们,用篮子提着两只鸡仔就要走,出门看见四丫蹲在鸡圈跟前儿看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