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2章 忽悠大法(二)

大明墨客 谁家郎 1292 字 2022-09-04

你想想,重农,可是历朝历代最苦最难的往往是农;

抑商,过的日子最好的却是他们。

为何?因为虽然抑制商人,但是却没有征收相应的税赋。现在的商税太低了,比之农税都不遑多让。

这就是一种病态,假如鼓励商人从业者,商人是嗅觉最灵敏的一个群体。

哪里有,哪里无,哪里多产,哪里急需,他们是门儿清。

那些生产多的,于其烂在手里,还不如换成钱粮对吧,那些急需的可是手里没有的,那就需要商人来互通。

商人虽然不是生产者,可是他们通过来回的倒卖也是牟利最丰富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假如我们朝廷设立固定的厘税点,征收相对应的税赋。

那么老百姓能买东西牟利,商人通过运输牟利,国家通过征收赋税牟利,这是皆大欢喜的啊。

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抑制商业?

就拿我们两个将要合作的售卖烤羊腿的生意来说。

我们租赁人家的铺面房,要给钱吧。

这房东就首先牟利了,那么我们要收购大量的羊羔吧?那么养羊的人就牟利了。

而那些想要吃的人,他们是不缺这个钱的,我们满足了他们的口腹之欲,他们付出相应的银钱,这是天经地义的吧?

而我们赚了钱在向朝廷缴纳赋税,这样一来是皆大欢喜的大好事啊。

你怎么还能在乎些许小节,咱们赚了钱才是硬道理啊。

还有,我们就是一个试行,假如我们这个模式可以的话,你在向皇上禀明。

到那个时候,假如朝廷不在抑制商业,那么所有的商人不偷税漏税,都缴纳足额的赋税,那国用岂不是足足的?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所以啊,四哥,你可得考虑清楚。”

老朱心里骇然,他听出来了,虽然郑长生这孩子是在忽悠儿子和他一起做生意,不过这道理似乎还真他娘的有道理。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老子怎么就没想到从商人身上牟利捏?老百姓是够苦的了,老子的爹娘当年就是农民,就是饿死的。

可是那些商人可都是吃的肚儿圆,对,就从商人身上想办法。

赚的够多了,得给老子吐出来一些才是啊。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