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那些之前在他面前跟添狗一样的人儿,竟然都敢对他指手画脚风言风语了。
不过还好,幸亏有御史台的刘伯温刘大人还顾念旧情,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一诉衷肠。
刘伯温乃开国功臣,大明之元老级的人物。
很是受到皇上的看重。
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一点儿都不嫌弃他目前窘迫的身份,一点不嫌尴尬,跟他唠家常。
好感动哦,汪广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温暖,从来没有如现在这一刻受到感动。
刘大人真仁义也!
尽管之前两人的政治理念不和的时候,还发生过口角,可是今天刘伯温的这番嘘寒问暖,使得汪广洋的内心彻底的被融化,被温暖,被感动了。
以至于两杯酒下肚,涕泗横流,有点泣不成声的架势。
刘伯温被后世人都神话了,说他神机妙算,说他呼风唤雨,说他撒豆成兵,这一切真的是那么回事吗?
怎么可能?
世上真有这样的人的话,华夏也不会遭受百年磨难了。
世人之所以这么传颂和赞扬,无他,出于对他功绩的认可,出于对他能力的赞同。
刘伯温傻吗?那么多人都对汪广洋视而不见,他干嘛舔着脸上去攀谈?
这出于一个人对政治的敏感性。
汪广洋这样一个被抛弃了的臣子,突然出现在皇家婚礼上。
这里面所包含的意为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嗅觉的了。
为什么汪广洋会粗现在四皇子的婚礼上?除了老朱的邀请之外,他想不到还会是别的什么原因。
皇城你以为就那么好进的吗?
如果没有老朱的口谕就凭着汪广洋现在的身份,你以为能够这么轻松的进来?
开玩笑,扯淡呢。
可是老朱为什么要邀请他?这里面的深意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汪广洋一口干掉杯中酒:“刘大人精神矍铄,风度不减当年啊。”
他这话说的虽然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不过刘伯温并不在意。
“汪大人最近倒是清减了许多啊!”
虽然是一句很常规的客套话,这要是放在以前他春风得意的时候,或许对这样的话都不屑一顾的。
但是此刻,听在耳中,暖在心头啊。
来自朝堂的问候,来自朝堂的关怀,实在是太少了。
而就在他跟刘伯温两个人攀谈的时候,郑长生大踏步的从他的面前经过。
额,这小子还回头看了自己一眼,嘴角还微微的笑着。
好可恨,好讨厌的郑小子,千万不要让老子有翻身的机会,否则,俺老汪跟你不死不休。
汪广洋现在恨郑长生都恨的牙床都要咬出血了,都恨不得喝郑长生的血,吃郑长生的肉了。
不过郑长生一晃而过,并未注意到汪广洋的作态。
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哥们,大明的四皇子朱小四大婚了。
皇上召见,要他陪侍身边,郑长生不敢怠慢。
老朱离的老远就看到郑长生了,远远的就招手:“雨浓,来来,到咱的身边,今日咱不胜酒力,替咱好好的跟魏国公徐大元帅好好的喝上几杯。”
额日,你不胜酒力,就跟咱能胜多少酒力似的。
郑长生很郁闷,他本来的酒量就不大,就拿醉仙酿这种大明的上好烈酒来说吧,他最多也就是一斤的量,就够事儿上用的了。
在多的话就得醉的人事不省。
可是老朱召唤了,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去救场啊。
很明显,今日魏国公徐达有点喝嗨了,完全是一副当年和老朱称兄到弟厮混时候的样子。
硬是要跟老朱拼酒,这老朱可有点扛不住。
今日作为喜公公,他还要有更多的酒要敬,更多的人要去笼络,怎么能跟徐达拼酒喝多呢?
皇家婚礼,重臣皆至,用现代的话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交集场合。
该笼络的要笼络,该敲打的要敲打,反正是借着酒劲儿干事。
你能不能体会到皇上的良苦用心,那全靠自己的修为了。
另外老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汪广洋。
对于汪广洋老朱是心仪的,这人跟随自己多年。论办事能力,论才华都是不弱于胡惟庸的。
可是自从他裁撤了中书省后,就一直把汪广洋闲置了起来。
这不怪老朱,朝堂上的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都是满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