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上折子请辞,老朱明面上是百般挽留,可是心中着实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这才有了给李善长在杭州府赐下一座大宅子,另外良田钱财赏赐无数,供其养老。
好死不死的你好好的养老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卷入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呢?
就连朝堂上的那些人,都为其遮掩。
这不是给自己引雷吗?
擦了个擦的。郑长生偷眼观瞧老朱,只见老朱的面色阴沉。
他心里更是阴沉的一批,老朱交给自己这么大一个烫手的山芋,他到底是何意图?
这次杭州府一旦成行的话,那势必自己就成了整个淮西勋贵的公敌了。
胡惟庸的时候,由于证据确凿,他通北元,通倭寇的书信都查出来了,弄死他别人没什么说的。
可是这次可是李善长,别看李善长虽然致士了,但是他的影响力想要在短时间内消除,那是不可能的。
几十年了,朝堂上下,文武百官究竟有多少人是他的门生故旧,又有多少人唯他马首是瞻,恐怕老朱心里也没底吧?
这就是一笔糊涂账。
动这样的一个人,岂能是说下手就下手的?
这不老朱都感到为难了吗?
交给自己,自己能怎么办?
弄不好这是要跟整个朝堂为敌的啊,这样一来自己可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了,甚至比老朱都要孤家寡人。
孤臣?这个词几乎就是一瞬间,在他脑海里闪过。
太尼玛可怕了,一个年轻的没有任何根基的人,硬抗整个淮西勋贵,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
郑长生心里突突的打鼓,老朱啊老朱,你这次可给老子安排一个好差事。
他一脸苦逼的样子,是老朱预料到的。
“雨浓啊,何故如此作态?难道你也惧怕权贵,难道你也想知难而退了吗?”
额,老朱的话里用了个“也”字,这说明在自己之前还有其他人被老朱面授机宜。
不过貌似老朱失策了,对方很明显没有答应的老朱的这个任务。
虽然不知道是谁,但是郑长生心里可是狠狠地慰问了一下那人的祖宗十八代女眷们。
你要是领受了老朱的任务,哪里还会有老子如今的难堪之境遇?
“额,皇上,臣倍感此事之重大,臣势单力孤而且年纪又轻,恐怕扛不起这如山的重负啊!”
郑长生还真是想要撂挑子了,日了,在大明洪武朝,跟整个淮西勋贵为敌,这要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都不会干。
连老朱都头疼不已的淮西勋贵,遍布朝堂、军中,这些人要是联起手来,自己能死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下。